我国拟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定位,补齐教育短板

2023-08-28   民生周刊

原标题:我国拟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育定位,补齐教育短板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将于8月28日至9月1日

在北京举行。

民小生了解到,

学前教育法草案28日

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为什么要制定学前教育法?

主要强调了哪些内容?

学前教育立法已呼吁多年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制定学前教育有关法律。近十年来,学前教育立法呼声频频出现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中。

2018年,学前教育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纳入第一类项目,此后草案最初起草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人口形势与2020年草案征求意见时有了很大变化,从2022年开始,我国开始人口负增长。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很多刺激生育的政策由此推开,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加大对托育行业的支持力度。

为什么要制定学前教育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我们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杨合庆表示,制定学前教育法,是为了及时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学前教育法草案

主要强调了哪些内容?

杨合庆25日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说,学前教育法草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学前教育定位,补齐教育短板。

二是,健全规划举办机制,促进资源供给。

三是,规范学前教育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四是,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五是,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费保障。

六是,健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督管理。

草案将学前教育界定为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三周岁到入小学前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草案强调,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对于“健全规划举办机制,促进资源供给”,草案提出,强化政府办园责任,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举办公办园,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

草案还提出,严格设立条件和程序,明确设立幼儿园应当具备的条件,要求取得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许可并进行法人登记。草案同时提出,遏制过度逐利,禁止利用财政性经费、国有资产等举办营利性民办园;禁止社会资本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公办园、非营利性民办园;幼儿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作为企业资产上市。

为规范学前教育实施,提高保教质量,草案明确,加强入园保障,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适龄儿童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入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试。

同时,草案强调规范保教活动,要求幼儿园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

此外,关于“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草案明确,幼儿园教职工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或者受过相关专业培训。

草案还称,幼儿园聘任教师等工作人员应当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进行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存在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不宜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情形的,不得聘任。

而在加强收费管理方面,草案要求合理确定公办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监管,引导合理收费;幼儿园执行收费公示制度。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新华社、法治日报、中国新闻网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