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到中年抵抗力会下降,王先生(化姓)也一样,不仅患有脂肪肝,还特别容易感冒。为了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服用了一款进口的复合维生素。
图源:微博
吃了一周仍没啥效果后,王先生加大了剂量,由原来的1天1颗,逐渐改成了1天8颗!结果在半个月以后查出患上了药物性肝炎,严重到了肝衰竭的程度!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李佳容医生表示,保健品哪怕是维生素都不能乱吃,当心会伤肝!
全年无休的“工作狂”
也会“肝不动”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肝脏它是人体的代谢中心,我们吃进去的所有东西都会在肠道吸收之后,进入肝脏,并在肝脏进行代谢。同时,肝脏也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日常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和废物都是通过肝脏来解毒。
和人压力过大就会累倒一样,肝脏也会“累病”。当我们使用保健品过多时,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哪怕是维生素,也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也就是药物性肝炎。
如果肝脏本身就已经处于“战损”状态,肝脏的代谢功能变差,服用这些保健品,只会让肝脏更快的“累病”,严重的,还会引发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其中,少部分肝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换肝”(肝移植)才能存活。
“不只是中老年人。”李佳容医生表示,当下许多年轻人也会因为追求美好身材,在健身时大量服用蛋白粉、维生素等保健品。再加上没有形成定期体检的意识,很可能出现肝损伤。
根据文献报道,目前,急性药物肝损伤已经站到急性肝损伤住院比例的20%以上!
护肝保健品
不是真的“护肝”
李佳容医生向小康妹儿解释道,当下很多的护肝保健品其主要用途是对于肝硬化的一个早期治疗。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肝问题时,医生才会考虑使用。
但对于没有肝病的普通人群来说,吃护肝保健品不仅不会护肝,还有可能伤肝!
在不遵医嘱的情况下服用,无异于给本就负担不轻的肝脏“火上浇油”,加大肝脏的负担。同时,一些宣称“保肝护肝”的产品还会添加一些其他成分,使产品功效多样化,加大可覆盖消费人群,这些成分很可能会加大肝脏的工作压力,造成损伤。
除了保健品之外,这些药物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西药里面的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非甾体解毒镇痛药物、镇静和神经药物等。另外大家熟悉的止痛药、退烧药也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除去西药外,中药也会伤肝。据国内报道,中药引起的肝损伤在药物性肝炎中占到了23%,其中尤以何首乌、土三七占比较多。
在此,小康妹儿提醒大家,切勿滥用药物,对于某些可能造成肝损伤的药物,应听从医生的安排,在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
摆脱“健康焦虑”
养肝、护肝要这样做
李佳容医生将它总结成12个字:
管住嘴、迈开腿、戒掉酒、少熬夜!
1
科学搭配,不吃霉变食物
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规律三餐,日常饮食中尽量多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这样营养素也会更全面和均衡。减少选择过度加工的预包装食物、腌制类食物、油炸爆炒的烹调方式,同时切记避免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2
适度锻炼,选择合适方式
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同时主食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目前很多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开始逐渐年轻化,其中就包括脂肪肝。但其实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可以实现减轻、甚至逆转的,合理适度的运动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运动减轻肥胖的程度和发生风险也能进一步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3
切勿酗酒,拒绝“烟酒生”
酗酒和肝病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目前酒精性肝硬化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干预,后期可能会出现呕血、腹水等情况,严重影响寿命及生活质量,所以,拒绝“烟酒生”,生活更美好。
4
避免熬夜,不当“夜猫子”
就像人要睡觉一样,器官也需要它的“休息时间”。晚上其实是肝脏的修复期,短期“加班”可能不会出现什么情况,但如果长期“加班”的话,就可能引起肝脏的“起义罢工”。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首批国家队运动营养师、注册营养师 、健康管理师,为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国家集训队提供营养支持,对多名奥运冠军进行一对一营养干预。
擅长超重、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与运动干预,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及产褥期妇女、老年人群的饮食指导。
门诊时间
周五上午
编辑 | 俊臣、鱼鱼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微博、摄图网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需转载请评论区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