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让不让人活了,煮个饭都还能致癌?”
一大清早,小康妹儿还没被闹钟闹醒,就先被老妈的微信给闹醒了,打开一看,原来是转发的两篇朋友圈文章:
《千万别用自来水煮饭了!自来水含氯,长期吃会有致癌风险,快转发给亲戚朋友…》
《用自来水蒸煮食物时,一定要开着盖子把水烧开,再放入要蒸的食物,否则自开水的氯会吸附在食物上,吃了会致癌!》
真的假的?反正小康妹儿不得信。
居然这个话题上了多天的热搜,所以小康妹儿还是决定好生来给大家摆一摆。
自来水煮饭
真的会致癌吗?
那些说自来水致癌的,都是抓住这一个点不放:
现在的自来水一般都需要加氯消毒,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氯给归为了第三类致癌物。所以,生水煮饭可能会致癌。
听着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想想可就不对了。
一切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我国自来水中的氯含量很低很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自来水余氯规定是不超过5mg/L,我国的规定更严格,4mg/L。
另外,有氯不代表一定致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氯归类为第3类致癌物,即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其致癌性。
小康妹儿,我还听说煮饭一定要用热水,不仅可以使水中的氯气挥发,还能避免破坏大米中的维B1和B2,这是真的吗?
假的,水中的余氯就像前文说的一样,不仅很安全,并且它会在暴露空气时自然蒸发。不存在说破坏大米中的营养成分。
早在2016年,央视财经就已经把“煮饭用冷水还是热水”这个问题做了一次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每100克热水做的米饭中,其维生素B1的含量只比冷水做的高出0.003毫克,而维生素B2的含量反而要比冷水的低0.004毫克。
所以,无论是用冷水还是热水煮饭,对米饭中营养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水做饭,不必纠结这个问题!
煮饭时真正要注意的
不是水,而是它!
米!是米!
今年的315晚会第一个曝光的就是加了香精的泰国香米。
而我国也明确的规定大米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如果没有好好选米,不小心买到了这类产品,才是很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如何挑选大米?小康妹儿教你几招!
看国家地理标识!
我国的食品执行标准可以分为强制执行标准(GB)和推荐性标准(GB/T)这两类:
强制性标准(GB)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推荐性标准(GB/T)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GB/T 1354是大米通用的执行标准,这也是最常见的。
除了GB/T 1354,还有一些被评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大米。比如:五常大米(GB/T 19266)、盘锦大米(GB/T 18824)、方正大米(GB/T 20040)等。
买大米前可以认准这些执行标准。
看硬度!
一般新米要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要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要比早米硬。
看腹白!
大米腹部通常会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位的被称为“心白”;在外腹部的被称为“外白”。腹白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和水分含量较多。一般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应慎选。
看爆腰!
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的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爆腰米外烂里生,营养价值较低。
看黄粒!
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米的味道比较差,所以在选购时如果发现黄米粒较多,应慎选。
小康妹儿建议:
在日常蒸米饭的过程中,加上一把全谷物,不仅能够带来不同的口感,而且也能使食物的营养更加丰富。
不仅能够为你多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也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肥胖、结直肠癌等。
教你几个小妙招
米饭软糯又好吃
无需多次淘米,使力搓洗
一般来说,因为在脱壳加工过程中难免会有杂质进入,所以建议在烹调前把米淘洗一下。但淘洗会多少会造成一些营养损失,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用太热的水;
·淘米不要使劲搓;
·淘洗 1~2 次即可。
如果买的是免淘米或净米,其实是可以直接下锅的。
煮前先浸泡
水加好我们也先不要拿去蒸,把大米浸泡上10分钟,让大米吸收一些水分,这样蒸好的米饭才会颗粒饱满,更加松软。
煮时加点油
可以是芝麻香油,蒸出来的米饭不但油亮而且吃起来更加软糯香甜,不喜欢芝麻油的,猪油和食用油也可以。
煮时加点醋
稍微加一小勺白醋,不仅不会使得煮出来的米饭变酸,反而会使得米饭粒粒分明。更加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