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
口罩又变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
就比如小康妹儿,如今已经变成了:
好像不戴口罩就没有了“安全感”
但在12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到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院士查房活动。会后,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特殊情况,不主张长期佩戴口罩!”
这可把小康妹儿给困惑住了,现在戴口罩也有错了吗?
为什么钟南山不主张
长期戴口罩?
为什么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从钟南山的具体回答内容看,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是与免疫有关。
对于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钟南山认为,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常规原因,即天气燥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
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钟南山直言:“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
长期戴口罩
反而会“有害”?
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长期佩戴口罩反而可能“有害”健康?今年秋冬以来,很多儿童、成年人都遭受了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甚至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出现带来的冲击。
2023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中国目前秋冬季儿童呼吸疾病疫情来源于“免疫落差”。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除特殊情况,不主张长期佩戴口罩”。主要是当下新冠疫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更重要的是解决“免疫落差”问题。
免疫落差
所谓免疫落差,就是长期干预后,人群缺少病原体免疫刺激,导致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由此形成的免疫水平差异,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戴口罩仍然是减少不必要感染,避免脆弱人群被感染、出现重症的办法之一;但是对于正常、非脆弱人群来说,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长期佩戴口罩,不接触病原体,不必要而且还可能“有害”。
哪些情况不用戴口罩?
哪些情况必须带?
12月9日,国家疾控局印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其中明确了:
3种情形或场景,建议不戴口罩
4种情形或场景,建议佩戴口罩
5种情形或场景,应该佩戴口罩
这3种情形或场景,建议不戴口罩
这4种情形或场景,建议佩戴口罩
这5种情形或场景,应该佩戴口罩
编辑 | 俊臣
来源 | 健康时报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