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4月,我们选出了16本好书

2024-05-05     新京报书评周刊

原标题:刚刚过去的4月,我们选出了16本好书

界并非一个客观且固的东西,在所有人眼中都完全一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毋宁说是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书籍,则给予我们看待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更为多元和纵深的视角。好的阅读,是对我们脑中司空见惯的常识的挑战。

在日常对话中,“神经病”“疯子”无疑是种强烈攻击。长久以来,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承受着污名与孤立。《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纠正流行认知中的偏见,带领我们走进精神疾病患者真实的世界;著名历史学者冯天瑜先生的遗作《周制与秦制》,则动摇了我们过往对周制和秦制边界的认知:它们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样明确,其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替换”“延续”;德国社会学家舍克的《嫉妒与社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嫉妒这种负面情绪所具有的价值。尽管它有很强的破坏力,它却也提供了一种情感的预警系统,帮助人们反复检验社会的各种安排是否公正。今年4月我们选出的16本好书,引领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的侧面。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我们也开始在多个城市的书店对书榜进行了线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见书榜后),欢迎读者朋友们关注、前往。

《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

作者:金哲为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沈周是明四家之首,也是吴门画圣,可谓多才多艺,但他却终身不仕,做了一辈子的隐士。《不必向长安》以名作《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同时结合了《沈周集》《沈周年谱》《姑苏志》等一手资料,于浩如烟海的相关诗文与书画中抽取关键帧,尽可能还原沈周这位明代隐士83年的一生。

《不必向长安》的书名取自沈周《为沈尚伦进士题画》中的“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在那个身边大部分人都在为功名富贵奔波劳碌的年代,沈周是个特例,选择成为一个敏感而冷静的旁观者,注视着明代中叶三吴之地各色人等的来来往往,成败荣辱,悲欢离合。沈周虽是隐士,却交游广阔,有着相濡以沫的爱情,刻骨铭心的旅行和沉浮乡里的快乐。

沈周细腻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有诸多启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到沈周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得以为忙碌的日常摁下暂停键,跟随沈周体味平淡日常的趣味。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

作者: [加]戴维·戈德布卢姆/ [加]皮尔·布莱登

译者:廖伟翔

版本: 万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4年4月

‍‍

推荐理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3ae44985c361d5c793ad26d88e9eb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