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咖啡馆》:探寻现代精神的日常显影

2024-06-06     新京报书评周刊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故事咖啡馆》,来自中国作家李浩

《故事咖啡馆》为先锋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的全新中短篇故事集,收入《影子宫》《我的村庄秘史》等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中照见自我、读出自己的故事。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我们也欢迎作者与读者针对书目涉及的话题进行交流或交锋,这是书评君设置评审团栏目的初衷。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故事咖啡馆》

作者:李浩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10月

作者简介:

李浩,作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省作协副主席。以其后现代小说迷宫般的叙事魔术,以及对复杂、颠覆、往复或拆解的叙事迷恋,展示了溢出框限的写作可能性,被称作“故事魔法师”。曾出版小说集《封在石头里的梦》《将军的部队》《变形魔术师》,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灶王传奇》,评论集《在我头顶的星辰》《匠人坊》系列等,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文学奖、第一届孙犁文学奖等。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意、韩文。

评审员

001

李庆新

可以把它当成一堂小说写作课

写小说的李浩,大概也是一位大学里传授小说写作课的老师,他最新集结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事咖啡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小说写作课”来阅读。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从这本集子的命名来看,其被命名为《故事咖啡馆》,但集子里并没有同名小说;其次,从这本集子里的各篇的前后排序来看:中间的10篇,小说的篇名一看就是要讲故事的,而首尾两篇则分别被命名为:“楔子”与“尾声”。特别是当我们细细地读来,其“楔子”给人的提纲携领的感觉犹为深刻,而且,就像是在让人对小说写作有所领悟,而其余的各篇,好像就是要让人,通过这一篇篇地阅读欣赏来应证这些领悟。

我们来细细读一读“楔子”这一开篇,在这一篇里,为了讲好这堂“小说写作课”,其篇中又穿插了几个不同的“爱情故事”。而正是在篇中的第一个爱情故事与第二个爱情故事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视到,故事与小说到底有那些相同与不同。如其中的第一个爱情故事,只能是故事而不是小说,而其中的第二个爱情故事则是小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小说不但是故事,更是对人性幽微的探秘与揭秘,而人性却又是如此的精奥复杂,几乎无法言说,也只能通过所谓的“小说故事”来浑然地呈现。正如此篇小说中引出的米兰·昆德拉的所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精神,每一部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而在“楔子”这一篇里,其“老师”与“学生”在讨论这第二个爱情故事的进一步设置时,“学生”又设计了,其中的“男主”:诗人觉得自己抛弃了“女主”后,自己就像不经意间被拽入了深渊,为了抵抗自己内心里时时泛起的愧疚,诗人开始自暴自弃,他用种种方式来惩罚自己……这时“老师”指导“学生”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这样会使原来的故事有了多重褶皱,多重的迁回。

而当“老师”与“学生”进一步探讨后现代的小说写作时,则说到了一个很有新意的写法:“互文”式的小说写法。所谓“互文”式的现代小说写法,就是从前人,前辈作家的经典文本里选择一个支点,然后在其现在的小说新的文本里让它获得丰富和延展,甚至有意识地与原文本的阐述构成对抗和反驳,从而让自己所写的小说,在有限的篇幅里更加充满丰富的意蕴。而当看到了这样的一些言说后,我们再去读这集子里的后面的那些各篇时,我们时不时会突然感到,其故事的“荒诞”性,更加的显得“荒诞”,如读到“影子宫”时。而这一篇里存在的“互文”性不但有历史的,应该还有虚与实的“互文”以及真与假的“互文”,而且以下的各篇,又有哪一篇没有“互文”性呢?

这是一本精妙的中短篇小说集,我们在阅读这十来篇的短篇或中篇小说的同时,我们好像也正在上一堂生动的小说写作课。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考勒斯

一次对聊斋的致敬

什么是故事?故事有一个定义是: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藏到心底的过往一定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能够将个人私藏分享出来,想必是很能勾起人的好奇心。相反,如果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再讲出来也让人味同嚼蜡了。

李浩的这本《故事咖啡馆》,收集了12个“得来”的故事。咖啡馆中往来诸客可以“故事”抵咖啡钱,这无疑是对《聊斋志异》的致敬。同时文中也恰到好处地对聊斋故事进行了扩写。其余还包罗了古今中外各种背景的故事,总体而言因为其隐秘或者新颖。很吸引人。

故事大多采用第一、第二人称的讲述方法,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像一个人面对面对你讲故事,采用白描的手法,一件事按时间顺序叙述下去,就很有身临其境讲故事的感觉。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影子宫》,《我的村庄秘史》。前者通过虚构一个“影子宫”解释了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的原因——“皇上把‘影子宫’当成了自个儿的大明”,在影子宫中,所有“人”都会按照皇帝的想法行事,诚实勤恳,没有利益考虑。俨然是皇帝的一言堂,没有人会拒绝这样一处权力高峰。后者描写了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中对反对其起兵百姓的迫害,在屠杀洪流中将人的趋利避害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道场》将科举制度挪到天庭,主人公金榜题名本事好事,又因老母无人照顾只能“罢官”尽孝。可见人间事难断,天官也没那么好做。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保全忠孝,死而复生。是很成功的聊斋扩写,让人对传统故事的风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但毕竟这是一本书,并不是口头上的讲故事,总会用到一些首尾照应之类的手法,比如《刺秦》中前后两次相同的景色描写,其实却为燕王宫和秦王宫两处不同的地点,衬托出荆轲身处两地时心情的异同。这些手法其实作为纯故事来讲是不太需要的,因为听故事的人,即使是感到熟悉的场景,也不可能专程翻书页去确认。另外就是虽然书中那样“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面不含半点虚构或者寓言的成分”,但是讲故事或者写小说的作者,总是难以拒绝引读者遐思的诱惑,《嗜梦兽》开放式的结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还有《燕王扫北》《王二》中,看似是在讲一个小故事,其实是想要让读者来思考一些关于人性的本质的。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需要对历史背景有一个比较熟悉的了解,书中故事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很多,有的背景提及又十分隐晦,比如为什么燕王要起兵,爷爷的故事读到一半才知道是地下党等等。以及《影子宫》中皇帝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如果不了解皇权和文官集团的相互制约背景,是很难理解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什么只有躲进影子宫才能为所欲为了。没有背景的故事让读者很容易对一些细节无法聚焦,让人摸不清头脑。

阅读评分:6.5分(满分10分)

综合

意见

综合评审员的意见,《故事咖啡馆》得到了7.3分(满分10分)的评价。故事咖啡馆》中的故事穿行于明朝万历皇帝秘设影子机构、清朝崂山道场与科举考场、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咖啡馆、阿根廷博尔赫斯家族与图书馆等12个时空场景。评审员指出,故事咖啡馆》的这种写法会让人想起《聊斋志异》,但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提前对这些历史时空的背景提前有所了解,不然很难理解故事中的一些细节。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各位评审员;编辑:李永博;校对:柳宝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0a44a08ca4b55ed101943e3627709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