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被忽略的皇帝,历史功绩很高,却很少被人提到

2020-07-20     我说今史

原标题:中国历史上被忽略的皇帝,历史功绩很高,却很少被人提到

文 I人文视角

编辑 I九歌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出现了不少的千古一帝,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秦始皇、汉武帝等人。但是在大汉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做出的历史功绩,非常之大,却常常被世人所忽略。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秦朝,但是秦朝却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再次陷入了乱世。刘邦通过楚汉之争,打败了项羽,从而开创了汉朝。然而,此时的国家饱经战争摧残,大汉的百姓很多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

当时汉朝的开创者刘邦深知要安抚好百姓,于是汉初就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然而,刘邦死后,大汉朝的政权落入了吕后手中,吕后大肆提拔自己的亲戚,基本上架空了刘氏家族。

这种局面直到吕后死了之后,忠于刘邦的老臣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当时吕后所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按照皇位继承的正统性,刘弘并不是最佳人选。

周勃和众大臣评估了当时诸王和外戚势力后,就选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就派出了使者,前往代国接刘恒回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被历史所忽略的皇帝,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可以从正史中寻找到答案,刘恒入京后,仅带了宋昌、张武等六人。

刘恒即位后,他大刀阔斧对政治势力进行重组,从而提升了皇权,以此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

很多人对刘恒这个人不太了解,只因为他在史书上太过于低调了。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他的母亲薄姬原本是秦末魏王魏豹的妾室。后来魏豹先是投奔刘邦,后来又背叛刘邦,魏豹被汉将周苛杀死后,薄姬成了俘虏,刘邦见她有些许姿色,就把薄姬纳入后宫。

正因为刘恒的生母薄姬出身不好,刘恒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周勃等人把他推出来,在大汉朝历史上才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刘恒当上皇帝后,深知军队的重要性。在他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他就命令心腹宋昌担任卫将军,镇守抚南、北二军;命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

面对骄横跋扈的诸王势力和外戚势力,刘恒充分利用了恩威并施的方法,将其一一化解。刘恒深知秦灭亡的原因,也明白底层百姓的艰苦,因此他生性节俭,从不铺张浪费。

据说当时为了给刘恒修建露台,当刘恒看到要耗资十户人家的资产时,于是就把露台修建工作停了。为了不给诸侯王造成太大压力,原本往长安送的一些劳力,也被刘恒制止了。

虽然汉朝初期,刘邦、惠帝、吕后期间,都主张休养生息的政策,但是到了刘恒即位时,国库仍非常空虚。直到刘恒这一代,才把汉朝国库充实起来,大汉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就是刘恒开创的。

然而在讨论汉朝皇帝,我们往往只会想到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却忽略了刘恒。如果没有刘恒前期的沉淀,恐怕也很难造就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3UVanMBiuFnsJQVcj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