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那些兵,后来怎样了?

2023-06-11     云夕客

原标题: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那些兵,后来怎样了?

1906年清廷组建“皇族内阁”后,彻底暴露了其固守封建皇权,宁可拉着中国一起走向深渊也不愿丝毫变革的本质,不少保皇立宪派人事对清政府彻底失望,纷纷倒向革命派。

1911年5月,皇族内阁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民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这并非如同“三大改造”时期的收民族资产以归国有资产,而是清政府企图将其国有后再出卖给帝国主义以获得国外贷款维持其统治现状。

此等卖国行径自然遭到了人民的激烈反对,于是“保路运动”兴起,清军武力镇压,打死打伤保路民众数百人。

1911年9月25日,在同盟会领导下四川省荣县宣布独立。将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四川形势全面失控,清廷急调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率湖北新军部分入川镇压,造成武昌兵力空虚,给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创造了机会。

1911年9月,在武昌新军中拥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联合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于10月6日发动起义,并决定请同盟会黄兴、宋教仁来武昌亲自指挥起义。

后来由于湖南革命党人准备不足加上黄兴、宋教仁还未到达,遂觉得起义时间推迟十天,于10月16日湖北湖南同时起义。

但是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遭到俄国巡捕逮捕,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亦被搜去,并引渡给清政府,革命领导机关遭到破坏。

革命计划即将胎死腹中!

当日,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严密监视新军动向。

情急之下,革命党仓促决定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以第8镇第8标南湖炮队炮声为号,但是由于城中戒备森严,南湖炮队未能接收到起义命令未能发炮,而其他收到起义命令的部队未能如期起义,气氛更是紧张。

10月10日早上,起义领导层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杀的消息传入新军中,起义官兵人人自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此时武昌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需一个火星便会引起熊熊大火。

当天,武昌当局又下令收缴新军的子弹,以防不测。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张振武与李南星、蔡大辅等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武昌起义的领导层意外地下移到中下层官兵。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第8镇工程第8营的革命党人程正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工程8营总代表熊秉坤率领工程8营攻占楚望台军械所,获得大量武器支援。

同时,武昌城内外各协标革命军响应起义,齐聚楚望台。武昌城内的29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王宪章等亦率领部分官兵赶往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吴兆麟推任为起义总指挥。

1911年10月11日清晨,革命军光复武昌。

10月11日夜,汉阳光复。

12日,汉口光复。

武汉三镇全部被革命军占领,随后革命军政府通电全国,清政府统治旋即土崩瓦解……

武昌新军后来接受整编参加了阳夏战役,最终失败,牺牲很多。

武昌起义原领导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起义前夕被捕牺牲;

原起义总指挥蒋翊武1913年进行反袁活动时在广西被捕牺牲。

原起义参谋长孙武后来参加过革命,不过也进行过拥护黎元洪、袁世凯的反革命行为,1939年在北平病逝。

原起义总理刘公1920年因肺病在上海逝世。

起义领导者之一的张振武1912年被黎元洪勾结袁世凯杀害于北京。

张振武

起义领导者之一的李南星在随后的与清军作战中牺牲。

起义领导者之一的蔡大辅在进行反袁活动时被捕,于1915年在武昌就义。

新军领导者之一的蔡济民先后任护法军政府鄂军总司令、鄂西靖国军总司令,1919年在利川被川军旅长方化南杀害。

新军领导者之一的吴醒汉先后任湖北军政府军备司司长、战时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黎元洪大总统府顾问、孙中山大总统府参军、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等职,1938年病逝。

起义新军军官王宪章多次参加革命,1914年进行反袁活动时被袁世凯部下冯国璋杀害。

起义临时总指挥吴兆麟在军中多有建树,后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1942年1在武昌病故。

新军起义军官熊秉坤先后参加过“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后来任职于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政府,1969年病逝。

打响起义第一枪的程正瀛后来参加汉阳保卫战,第二次革命反袁活动中,因革命派内部斗争而被害。

程正瀛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1d206e8eacf70bb6dffe970ca8355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