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3 岁前家长要做到的十件事,最后一件尤其重要

2023-03-06     丁香妈妈

原标题:孩子 3 岁前家长要做到的十件事,最后一件尤其重要

大家好,最近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不错过我们每天的精彩推送

邀请大家动动手指,跟着下图步骤

把丁香妈妈公众号设为星标

下面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吧~

3 岁之前,是宝宝成长发育、心智开启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里,面对宝宝不同的发展阶段,妈妈们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丁香妈妈帮大家梳理了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十个关键时间点,总结了宝宝 3 岁前的注意事项。

从出生开始

帮宝宝补充维生素 D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充足的维生素 D 能帮宝宝提高对钙的吸收能力。

权威机构 AAP 建议: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可开始补充维生素 D。

维生素 D 的天然食物来源比较有限,吃维生素 D 制剂是帮宝宝补充 维生素 D 的好办法。

对于 1 岁内的宝宝来说,每天摄入 400 IU 的维生素 D 很有必要。

1 岁后,维生素 D 的推荐补充量为每天 400~600 IU。

我国居民普遍缺乏维生素 D,日常饮食也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量,所以我们建议持之以恒地补充维生素 D,补到地老天荒都可以哦。

4~5 个月开始

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宝宝不经意的抓、握都是对世界的探索,尝试刺激宝宝的手掌,训练宝宝主动抓握物体,能提高宝宝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帮助宝宝大脑得到更好地发育。

从宝宝四五个月大开始,爸妈就可以有意识锻炼孩子抓握东西的能力。抓握大人的手指,抓握不同质地的玩具或物品,都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哦。

5~8 个月开始

帮宝宝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宝宝的口腔清洁,要从出生以后就开始,即使那时候还没有长牙。

妈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沾水帮宝宝擦拭口腔粘膜,保持口腔清洁的同时,还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口腔有无发育异常。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要开始帮助宝宝刷牙了,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天 2 次。刷牙是预防龋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等宝宝更大一点,就要培养宝宝自己刷牙的习惯了。但这个过程比较漫长,通常要等到 7 岁之后,至少宝宝能够自己系鞋带了,才说明 Ta 的精细动作能够独立刷牙,在这之前,都需要家长帮助宝宝完成刷牙工作。

6 个月以前

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母乳的成分最符合宝宝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种类易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脂肪含量高能提供宝宝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含有的免疫因子还能降低宝宝生病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婴儿喂养方式。婴儿添加辅食后,母亲最好能持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更长时间。

坚持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好处多多,还能增进母子感情、帮助妈妈更快地恢复身体哦。

6 个月之后

给宝宝添加辅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根据中国营养学《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的建议,宝宝在满 6 月龄后就要尽早添加辅食了。

由于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完全,过早的添加辅食会对宝宝的肠胃造成负担,引起宝宝消化不良,甚至会影响宝宝的发育。

如果添加过晚,可能会错过添加辅食的“窗口期”,导致宝宝进食困难,有些宝宝还会出现致严重的贫血甚至发育落后的情况哦。

8 个月起

培养宝宝自主进食的习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当宝宝开始对大人吃饭感兴趣时,就预示着宝宝想要自己吃饭了。

大多数宝宝在 8~10 个月左右,会出现自主进食的愿望,比如抢勺子、喂饭时摇头躲开等,家长应该适时引入手指食物,辅助宝宝喂饱自己。

经过手指食物训练的宝宝,到 1 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学习使用勺子, 1 岁半到 2 岁就能够掌握自己吃饭了。

家长要给宝宝锻炼自己吃饭的机会,如果一直喂饭,宝宝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学会自己吃饭的时间相对要晚一些。

1 岁左右,帮宝宝彻底戒除

奶睡、夜奶的习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帮宝宝戒除夜奶能降低宝宝患龋齿的风险,还能让宝宝和妈妈都拥有更好的睡眠。

让宝宝尝试自主入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进食和睡眠规律。

根据 AAP 的观点,6 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了。让宝宝尝试自主入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

1 岁之后

帮宝宝戒除奶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早日帮宝宝戒除奶瓶,可以降低宝宝患龋齿的概率,减少牙齿咬合的问题,也能让宝宝的口腔肌肉得到锻炼,帮助宝宝口腔更好地发育。

宝宝出生后 6 个月,家长就要逐渐引导宝宝使用带吸管或吸口的杯子了。

根据 AAP 的建议,18 个月之前就该彻底戒除奶瓶了。

2 岁开始

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美国儿科学会(AAP)表示,大多数婴幼儿在 18~24 个月大之间会出现排便意识,但也有一些宝宝比较晚,直到两岁半左右才会这种感觉。

一般来讲,2 岁开始培养宝宝自己上厕所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家长也要确认宝宝出现了以下这些如厕信号,再开始练习:

每个宝宝开始学会上厕所的时间不同,并且差异很大,家长一定要循序渐进、顺其自然,不能过度勉强宝宝,更不要去责怪宝宝,必须要等宝宝完全准备好再开始训练。

1 岁半以后

再给宝宝接触电子产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也不利于大运动的发展。

长期看电视手机、缺乏与家长的语言沟通,宝宝会出现语言和情感发育迟缓的情况。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小于 1 岁半的婴幼儿,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2~5 岁儿童,每天对着屏幕的时间不得超过 1 小时哦。

养育宝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这十条之外,家长们还要多多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对宝宝来说,陪伴才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礼物。

本文专家

周莹

审核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

卓正医疗儿科医生

策划制作

监制:阿童木

排版:月饼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13a92b52e544ebf126102306e33d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