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党组:突出政治标准 坚持系统观念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2024-06-25     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突出政治标准 坚持系统观念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中共财政部党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财政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牢把握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略定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工作,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为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要求,着力教育培养干部

牢牢把握财政工作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政治定位,全面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一是以理论武装铸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编写用好《习近平关于财政工作论述摘编》,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将理论学习和破解财政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引导干部学以致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以实践锻炼壮骨。探索建立新时代财经人才培养新机制,明确“十个一批”培养渠道,加强财政部与财政系统之间的干部交流锻炼,畅通财政部机关、监管局、部属单位之间的交流渠道,加力推进政治岗位、综合岗位、业务岗位之间的干部交流,不断优化干部成长路径。近年来新提拔的70余名司级正职全部具有跨单位交流工作经历。建立新入职干部“初任培 训+岗位锻炼+基层锻炼”递进式培养体系和结对帮带工作机制,帮助年轻干部解决成长起步期的问题与困惑。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岗位、艰苦地区等墩苗历练,在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中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三是以专业训练赋能。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律研究,着力打造具有财政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品牌。制定实施全国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编写《财政干部应知应会读本》、《财政工作ABC》和《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案例》,高质量研发14门《经济财政》专题干部履职通识网络课程,并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上线发布。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打造具有财政特色的重点班次,聚焦财税改革、预算管理、债务管理、财会监督等精准开展培训,办好司局长任职培训班、处级干部能力提升班、对外财经人才培训班等,不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和履职本领。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02期、培训干部34.9万人次,培训工作成效明显。

聚焦政治素质,精准考察识别干部

牢牢把握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素质,持续健全完善知事识人体系,推动做好精准识人育人、科学选人用人。

一是做实政治素质考察。坚持把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近年来两次集中开展部机关司局级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制定正反向测评指标和政治素质调研问卷,采取自查自评与现场核查、面对面谈话与背靠背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表现。根据考察结果,研究建立政治素质“四色”预警制度,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量化评分,评定“绿、黄、橙、红”四个等级,并根据等级评定情况采取不同举措。按照“一单位一册”原则,建立完善干部政治素质档案,针对领导班子形成政治素质考察报告和综合分析研判表;针对领导干部形成个人政治素质考察报告,详细记录历次政治素质指数、建议评定等级和政治表现“活情况”,不断夯实政治研判和政治把关的基础。

二是加强考核评价。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抓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细化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和干部考核指标,建立领导班子履职尽责清单,探索开展预算管理、督办、保密、内控等专项业务考核,高质量推进各地监管局综合考核工作。创新运用“三证”考核理念,通过“印证”逐项核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部党组工作安排、年初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详细查看工作进度,解决“干了没有”的问题;通过“求证”全面评估各单位重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绩效,看有没有实现既定工作目标,解决“干得怎么样”的问题;通过“论证”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到面再到体,综合分析各项工作在部党组、服务对象和干部群众中的认可度,解决“影响多大、地位多高”的问题。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教育培养、管理监督的重要参考,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三是注重日常了解。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完善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工作机制,采取“蹲点包片”联系单位和干部群众的做法,按照“分管司领导+业务处室”的方式组成联络组,分别联系各对口单位。坚持知事识人、以事察人,通过谈心谈话、列席会议、参与巡视监督、广泛听取意见等方式,多渠道了解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日常表现及政治言行。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将日常了解情况与巡视、纪检、信访、审计等信息相互印证,确保了解到的情况真实可靠,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人教司累计开展谈心谈话近万人次,接受来访咨询2500多人次,参加各类会议420余场。

坚持政治标准,科学选拔使用干部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一是完善机制选好干部。坚决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旗帜鲜明使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干部,注重选拔为人厚道、能担重任、公正处事的干部。树立“五个坚持”工作理念,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注重坚持标准、组织把关、凝聚共识;坚持事业为上,切实做到以事择人、服务事业发展;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重基层一线、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坚持从严管理,深化政治监督,坚决防止“两面人”;坚持公道正派,恪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持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探索形成“三三制”干部工作法,以“调研三渠道”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以“酝酿三步骤”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以“决策三把关”提升用人质量、防止“带病提拔”。近年来,财政部选人用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是立足事业使用干部。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围绕国家中心大局和财政核心职能,加强财政干部资源统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参加挂职任职、对口支援等工作,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近年来,先后选派112名优秀干部一线参与雄安新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任务,选派66名优秀司处级干部参加援藏援青援疆、博士服务团、定点扶贫、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挂职,累计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减税降费等重点工作中提拔司处级干部110余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向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推荐优秀财经人才并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持续拓宽我国在国际财金领域的话语权,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三是着眼长远储备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规划,提出政治型、专业型、实干型、发展型、廉洁型“五型”领导班子建设目标,选优配强“一把手”,配齐配强班子副职,优化班子年龄结构、来源结构、专业结构和经历结构,持续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立足财政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加大进人力度,近年来通过公务员招录、接收应届毕业生、干部选调等多种方式,共补充近1000人,有效充实财政干部队伍力量;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工作大调研,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名单,加强跟踪管理,实行优进黜退,加大使用力度。坚持全国“一盘棋”,前瞻性谋划财政系统人才工作,创新推进“一库两池一室”建设,持续建好财政人才库,确保人才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目前已打造宏观研究、预算管理、税政管理、对外财经等12个人才库,在库人才近3000人,培养大型企业总会计师等高端会计人才2000多人。选拔精通业务的专家型人才、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家人才池和复合人才池30余个,更好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组建财政政策研究、财税改革研究、财政风险研究、国际财经研究4个专家工作室,有效发挥“作战室”和“练兵场”双重作用,累计形成专题报告200余篇,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

强化政治监督,从严从实管理干部

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从严做好领导班子和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一是细化内容。健全完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督办台账机制,压实各负其责、层层把关的“宝塔型”责任制,持续加强跟踪督办和闭环管理。加强选人用人工作监督,建立人事、纪检、巡视融合制衡机制,强化选拔任用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风险评估。全面规范领导干部兼职、辞职从业以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加强意识形态、安全保密等领域的管理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失责必究。

二是突出重点。坚持把“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重中之重,以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撬动对“绝大多数”的监督,综合采取政治巡视、考核考察、同级监督、日常谈话等方式,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严的纪律执行起来,编写用好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研究加强新入职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具体举措,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系紧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持续加强对挂职援派、内外派以及董事高管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定期开展党性教育、履职考核和廉政提醒。紧盯权力和责任,围绕政策制定、资金分配、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精准查找监督制约的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三是完善机制。着力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干部监督与纪检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内控内审监督的协同配合,创新推动内部巡视和干部监督深度融合,从机构、职责、干部“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巡视监督工作,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政策有效衔接、力量联动配置的工作格局。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部党组每年召开全国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领导成员定期与分管或联系单位领导班子开展廉政谈话,坚持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完善部党组与驻部纪检监察组定期会商、列席会议、重要情况通报等机制,主动接受监督,大力支持驻部纪检监察组履职尽责。健全从严管理干部工作机制,落实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干部行为失范纪实、因私出国(境)管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建立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信息档案,推动提醒函询诫勉常态化,有效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

来源:中国财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050880c15287235b68efdb2f3cf8c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