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号绝密工程,洞长17公里,建造7年,耗资数亿,谜团待解

2019-07-19   独家档案

坐落于湖南省岳阳临湘市的原6501绝密地下军事工程,工程巨大,迷雾重重,被誉为“中国地下长城”和地下迷宫。该工程耗时7年,耗资数亿,迄今尚未完全解密。

临湘市,位于湖南省东北端,北部与湖北省相接,北临长江,西傍洞庭,素有“湘北门户”之称。境内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东北角的黄盖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湖。

临湘文化深厚,龙窖源是瑶族先民“飘洋过海”的早期“故乡”,临湘嗡琴戏和十三村被列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临湘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竹木之乡”“茶叶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

6501工程始建于1965年,是依中央军委和国防部1965年第1号令建造而被命名为“6501工程”。

该工程不但隐蔽,对外也极其保密,当地群众以为是部队在挖矿。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施工人员基本将一座山掏空,但并未完工。1973年工程突然停工,洞口被堵上。

现在工程已经解密,部分对外开放。

每个来此参观的人,都对庞大的工程,叹为观止。

该工程分上、中、下三层,上下相通,洞洞相连,如入迷宫,山洞全长17公里,面积80多万平方米,大洞设计可通火车,小洞均可供汽车行驶。

6501工程虽然对外开放,但留下诸多谜团待解。一种可信的说法是,该工程是为了储存战备石油而建。

解密材料显示:1965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绝密”中发(65)45号文件:《关于批准建设大同、岳阳两个炼油厂的通知》。其中,建设湖南岳阳长岭地区战备油库,施工队伍称“石油工业部6501生产队”, 对外称石油工业部6501工程。

1965年12月,石油工业部通知设计单位长岭炼油厂“进山入洞”。计划将年加工能力为150万吨的炼油厂,“靠山入洞隐蔽”起来,将京广线的铁轨通过桃矿的连接线通到山洞,达到隧洞可通火车、汽车,使成千上万吨油品、物资、机械设备全在洞内运转开来。工程规模几经变动,由每年加工原油150万吨扩大到250万吨。

曾任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张彬文,1966年至1968年间在6501山洞工程工作,时任洞内工艺安装设计负责人和审核人。

据他回忆,经过一年施工图设计后,大家归纳出存在的24个极难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的大难题:一旦着火,狭窄的“巷道”,消防车无法开进去,如何救火?正在操作的工人如何逃生?“竖井的塔类如何吊等。

长岭炼油厂史料记载:“1965年12月,石油部通知设计单位,长岭炼油厂‘进山入洞’;…… 1968年2月29日,因银水洞内建厂防爆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石油部决定炼厂‘出洞下山’,仍在路口铺长岭一带建厂。”

1968年5月,国务院同意长岭炼油厂搬出山洞。

后来,6501工程为何继续上马?是作为地下战备工程还是用作其它等,仍是迷雾重重,诸多历史细节期待厘清。

不管怎么说,该工程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历史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应该合理保护开发利用。

2014年4月18日,岳阳市政府将6501地下军事工程公布为岳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是:以洞口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