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追星,家长如何引导?

2020-01-02   春花育儿

青春期是一个问题爆发的年龄阶段,除了叛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令家长苦恼的问题出现,比如说追星,追求名牌,家长担心孩子将心思都放在了这个上面,从而会影响学习。

但是作为家长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追星吗?自己喜欢名牌吗?其实能够得到大部分人肯定的回答。以致于有的时候家长教训孩子,孩子就会反问“您不也是喜欢名牌,有喜欢的明星,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每次说到这点的时候,家长就会以“我是大人”“我们有分寸”来搪塞过去。

但其实,父母在和孩子讨论追星和名牌问题的时候,首先就先要肯定孩子这种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全盘否定,尤其是家长自己也追星或者喜欢名牌的,更要先理解孩子这种心态,然后再讲分寸,这样会比较有效。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一味的强调,要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或者一直打击孩子的需求,其实教育起来是很难成功的。



1. 追星追名牌对心理成长的功能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其实就是不断寻求认同榜样的过程,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动画片绘本里的人物,然后是老师或者学习好的同学,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是明星,他们代言的名牌就是自己要得到的东西。

这与青春期孩子的内心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他们想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对父母会出现“去认同化”心理的倾向,不想和父母一样的结果就是,找个别的对象来寻求一致。

这个人可能就是闪闪发光的明星,这个时候的孩子强烈想要自己成为某个理想化的人物,而明星的上进,努力也都是孩子想要成为的样子。

明星就是孩子内心投射的出来的结果,追星追偶像对于他们来说想要成为一个理想的自己是有帮助的。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每个民族,社会都会有这样的倾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雷锋也是偶像,军装也是名牌,数学家,教育家,劳动楷模都是人们的“偶像”。

青春期孩子追星其实还有其他的好处,当孩子将偶像的照片放在随处可见的地方时候,其实就是把青春期性冲动有了投射对象,对于他们内心也有一定的解压作用。其实追星不是什么坏事,明星的努力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出问题的都是没有分寸感导致的。

轻度追星追名牌不会影响生活,父母不需要干涉,重度追偶像的同学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一部分是因为受到了挫折,自己无法摆脱,就会让虚幻的偶像成为理想的自我,这些情况大多数都发生在和父母情感连接很少的家庭环境中。



父母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要意识到他们的情感需求,是不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少了。把追星当做生活,分不清现实和理想,这往往发生在亲子关系高度融合没有分化的家庭中,小时候孩子的情感完全活在父母当中,青春期就会把自己完全融合在虚幻的明星那里。这是家庭亲子关系的失败导致的。

已经不是简单追星分寸的问题了,而是家庭关系出现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2. 孩子追星父母焦虑的原因

有时候孩子追星其实是在恰当的范围之内的,但是父母却过度的焦虑,父母这种深层的心理压力就是源于孩子追星自己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亲子血脉相连,关系自然会有融合的部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想要脱离与父母之间融合的部分,父母就要适应孩子要离开自己带来的不舒适的感觉。

当孩子对父母说话不闻不问,而对非亲非故所谓明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联结的时候,就会引发父母强烈的被抛弃的感觉。

其实父母在管教孩子追星的问题上,不要带入过多的自我意识,避免因为个人情绪带来的强烈反应。这样只会让孩子理自己越来越远。

3. 父母如何正确应对和引导

当家长明白了上面道理的时候,身为父母面对追星孩子的时候,正确客观的沟通很重要。偶像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榜样,家长可以利用他们追星的心态来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方向。

化偶像为榜样,认同孩子的做法,和他们一起分享偶像值得喜欢的地方,家长还可以这样说“你喜欢这个明星,我们都理解,但是现在家里没有更好的条件来支持你喜欢明星,你可以自己努力奋进,将来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之后,才能和偶像离得更近,”又或者孩子喜欢的是外国明星,那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多学习一门外语,从而更好的让孩子理解明星的语言。



当孩子感觉自己追星没有得到否定,反而被父母支持,自己内心被成功投射出去的时候,对父母的反弹就会大大减少,这个时候父母再和孩子谈明星的努力,正面积极形象的时候,引导孩子把偶像作为榜样。

父母越放松对孩子的控制越少,青春期的问题爆发的就越小,当孩子感觉能够轻松做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不需要靠理想化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这样追星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自然而然的孩子就能分清楚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界限。

父母要接受孩子终究要离开自己的事实。孩子在追星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从心理上从父母那里撤离的一个过程。父母在内心上面要觉察到这一点,这样对他们追星就不会情绪反应很激烈了。

当孩子感觉父母在心理上同意自己撤离的时候,他们的反弹就会慢慢减少。

总而言之,追星追名牌的本质是孩子在青春期想要寻求独立的一种内心投射,孩子想要借助明星来理想化自己,当孩子把追星当成生活全部的时候,就说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有问题的,需要求助专业机构的帮助。

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这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没有什么对错,不要让这种情绪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更不要爆发强烈的控制欲,想要独占孩子,限制他们的行为,越不让孩子追星孩子反而可能会更加激烈的反抗。

要学会理解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同,这样孩子反而会放弃过去的执着,逐渐回到现实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