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方位名词,例如:“宝宝,书包在你后面的桌子上!”
“过马路前,先看看左右有没有车。”
“上下”“左右”“里外”等方位词,是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必不可少的元素,但不少家长反映,教小朋友学习方位词实在太难了!
方位是一种描述不同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概念,抽象又复杂,方位词该怎么教才能让小朋友理解?今天我们请来了BCBA(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大米和小米ABA督导钟毓琦为大家支招——
口述/钟毓琦
大米和小米ABA督导
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拥有10余年特殊教育从业经验
教学前,一定要知道的两件事
1. 儿童一般什么时候可以辨别方位?
近代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一般情况下,3岁的普通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
5~7岁儿童开始能比较稳定地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正确判别自己的左右手、脚及耳朵等,但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位置,不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7~9岁开始初步、掌握左右的相对性,但常常借助自己的身体,例如将自己的身体扭转与对面人一致的方向来判断左右;
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2. 自闭症儿童什么时候适合学习方向词?
不少自闭症儿童偏离正常发育曲线,和普通儿童能力水平相差较大,家长不必太在意年龄,最好根据儿童自身的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和沟通需求等因素来考虑合适的教学时间。
描述方位是一种比较高阶的技能,家长不必急于展开教学,最好先评估下孩子能力。在我看来,如果小朋友已经具备以下能力,家长可以考虑将方向词教学列入当下的教学计划表。
还有,家长最好同时教学代表相反方向的一组名词,如“里外“、“上下”,更有助于儿童理解,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按照普通儿童的方位认知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先教里外,上下、然后前后,最后教左右,旁边和中间,由简到难逐步突破。
3步,方向词教学竟如此简单
1. 听一听,做动作
我们可以用桌面回合式教学,让小朋友将空间信息和方位词逐渐建立起联系。
以“里外”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事先准备一个容器,如杯子和一个球。
第一步
家长和小朋友在桌旁坐好,对小朋友说,“把球放在杯子里面”,并且将重音放在“里”上,等待小朋友反应。
第二步
如果小朋友听从指令,顺利将球放入杯子,家长就要立即强化,例如用夸张的语气称赞他们“做得很棒,你有把球放在杯子里面!”
第三步
强化后,家长可以马上指着球问孩子,“球在哪里?”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回答“球在杯子里”,重新强调指令,加强小朋友对方位词的印象。
视频演示
如果小朋友不能完成,家长就可以再发一次指令,辅助小朋友将球放好,然后进行下一轮的教学。
除了桌面教学的方式,我们也可以发出一些让小朋友动起来的指令,如“走到厕所里去。”
另外,我们还可以和小朋友玩小火车的游戏,跟小朋友说,“到妈妈(爸爸)前面来,小火车要开动啦”。
视频演示
(因数量限制无法上传,可移步“大米和小米”公众号观看)
等小朋友可以听从指令,独自将球放入杯子里面,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教小朋友学习“将球放在杯子的外面。”
需要注意的是:
方位是一种会因参考物的变化而变动的相对概念,所以教学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桌面的整洁,桌面上只留有教学材料,撤掉所有不必要的物品,避免小朋友产生方位上的混淆。
教学中,家长的指令一定要简洁、清晰、具体,并且在发出指令时,注意重点强调方位名词的发音提示小朋友该如何做。
为了让小朋友能得到足够量的训练,以及保持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材料一定要多样,比如我们还可以用笔和笔筒,包子和盘子等来教里外,用玩具熊和玩具猪来教前后,用花朵和椅子来教上下。
2. 认一认,指一指
在小朋友能够理解方位名词,也就是能够听从指令,将物品放到要求位置后,我们就可以教小朋友来指认方位。
我们需要事先准备好一些包含不同位置信息的图片,物品组合如下图:
第一步
我们可以问“哪张图里,小木块在篮子里面?”然后等待小朋友指认。
第二步
如果小朋友顺利指出小木块在篮子的图片,家长就要立即强化,例如用夸张的语气夸奖小朋友“你做得很棒,你指对了。”
第三步
强化后马上问小朋友,“小木块在哪里?”然后带着小朋友回答,“小木块在篮子里面”,这既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也是为下一步,小朋友自主命名方位名词的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
教学中所使用的一组图片或物品,除了位置关系不同外,其他部分应保持完全一致。
例如,如果想要教小朋区分开方位,那教学时使用的图片中,物品和其他背景元素需要完全一样,如下图:
这样可以避免小朋友根据物品颜色或大小等其他非位置信息的提示,做出判断,影响教学。
尽量使用多样化教学材料,设计多组不同的教学案例,例如,图片与魔术贴的组合,可以灵活运用于“认一认”和下文“说一说”的教学环节。
3,说一说,多使用
当小朋友能够跟从指令做出动作,且辨认出不同的方向后,我们就可以教小朋友命名,让小朋友用口语的方式,表达出物品的方位。
例如,我们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将他喜欢的玩具熊放在一本书上,然后问小朋友,“妈妈(爸爸)刚刚把熊放到哪里?”等待或辅助小朋友说出“小熊放在了书本上”。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重点灌输和锻炼小朋友方位名词的使用。
如家长在离开小朋友视线后,高声问他们“你在哪里?”等待小朋友回答。
然后我们再让小朋友“走到客厅里”来吃零食,或“走到厕所”玩水时,问他们“你现在在哪里。”
还有出门前,问小朋友“书包在哪里?”带着小朋友一起回答书包在桌子上等等。
教“左右”,你一定要注意的事——
介绍完基本的方位教学方法后,我想特别强调“左右”的教学,因为”左右“是相对概念,参照物发生转换,所指代的方向就随之改变。如果小朋友还没有学会基础的换位思考,就会被混淆。
所以,家长在教学或提供辅助时,一定不要和小朋友面对面,最好站在小朋友的后面或旁边,例如家长对小朋友说“举起左手”,如果小朋友没有反应,家长需要在他们身后,辅助他们举起左手。
不少家长在给小朋友穿衣、穿鞋时,会趁机教小朋友,左手右手左脚右脚,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要站在小朋友的对面。
另外凭空教小朋友记忆左右,难度较大,如果小朋友学会了吃饭或写字,那家长用可以用“吃饭(写字)的手就是右(左)手”来提示小朋友。
最后,在教小朋友学习方位词时,家长不必急于求成,很多普通小朋友在上小学时,都无法熟练掌握方位词的概念,我们只需要站在小朋友的视角持续灌输,等待小朋友成长。
我们还为大家录了一首左手右手歌,一起来学!
注:家长们最好先自己学会,然后和小朋友面向同一方向进行教学哦,不要让小朋友直接看视频学习,否则就陷入了面对面教学的误区。
老师的讲解到这里结束啦!
对方向词教学,如有任何困惑,
欢迎留言区评论~
整理|梁雨 视频|钟毓琦
漫画|陈虹樾 编辑|当当 主编|潘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