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一道数学题,竟让两兄弟相杀20年!狗血结局惊艳数学界...

2019-11-30     超级数学建模

吾违父意

钻研群星

昨天晚上,小天拉着超模君去看了《冰雪奇缘2》,片中的真挚姐妹情让超模君唏嘘不已。

“哎,要是雅各布.伯努利兄弟俩能这么互相提携帮助就好啦~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

结果遭到了小天的无情吐槽:“大哥你看的是迪士尼的公主童话故事好吧!你的脑子都在想啥呢?”

不过既然都提到雅各布.伯努利了,那就让超模君好好为模友们介绍一下这个传奇家族的长子雅各布·伯努利的故事吧!

雅各布·伯努利

公子哥的求学之路

1655年,雅各布出生在瑞士巴塞尔城中的一个商人家族。他的父亲是城里首屈一指的议员和法官,母亲则是银行家的女儿。

作为这个城市的重要官员的长子,雅各布无疑是个富二代。金钱、权势、阿谀奉承......从小便包围着他,但雅各布却看不上这些“低级趣味”

他真正喜欢的是那些神奇的数字和几何图形。早在17岁时,雅各布就已经取得了巴塞尔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

在当时的艺术是指算数、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雄辩等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才有闲心研究的东西。

看着颇有天分的雅各布,老爹却不以为然。作为一个传统的贵族,他认为:小孩子学点儿文化就得了,可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好好学经商赚钱,要不上个神学院以后当个主教也行,都比“搞艺术”要有出息!

迫于老爹的压力,雅各布只能老老实实的去神学院上课。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偷偷坚持自学数学和天文学。

说来也有趣,这是伯努利家族很多人都要经历的。没人去逼他们成为数学家或者科学家,甚至往往父母都会阻拦他们,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偷偷研究数学或者物理。


1676年,21岁的雅各布从神学院毕业。毕业后他被安排前往日内瓦当家庭教师,小日子过得平淡又充实。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突然有那么一个失眠的夜里,年轻的雅各布突然意识到:我竟然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毕业旅行?!

富二代的旅行那就是说走就走,辞职,买马(对,出门主要靠骑马)一气呵成。

雅各布的第一站是法国,在这个浪漫的国家,有一群他的笔友——笛卡尔学说的追随者们。雅各布在法国跟随他们学习笛卡尔的思想和数学理论,一学就是两年。

笛卡尔

1681年,他又启程去了荷兰、英国,这一路上他拜访了许许多多当时的大数学家,也见识了不少前卫的学说和理论。

在游学的过程当中,雅各布也开始发表研究成果,他先后发表了《彗星理论》、《重力理论》两篇科技文章。

两年后,结束了游学的雅各布终于回到了瑞士。

过去的5年当中,雅各布完成了自身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大数学家。

教弟弟教出个白眼狼

心怀梦想的雅各布,说什么也不愿再去教堂报到了。不顾大发雷霆的父亲,自己跑到巴塞尔大学挂了个物理学教授的名,挽起袖子要干一番大事业。

不要问我为啥是物理学,大概是因为那年数学系不招人吧?

同年,雅各布的三弟约翰也进入了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这小约翰可是哥哥的小迷弟,刚入学就背着父亲,偷偷拜入哥哥门下一起研究数学。

雅各布和弟弟约翰

哥哥教的用心,弟弟也聪明有天分。不到三年,弟弟就能独当一面开始研究新的课题了。

1687年,雅各布凭借着在《教授学报》发表的数学论文《用两相互垂直的直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数学系教授。

在这段日子里,雅各布就像是鱼儿回到了水里一样,放飞自我,沉迷学术研究,有了不菲的研究成果,也积攒了不少的名气,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了。生活如此美好,雅各布教授恐怕做梦都会笑出声了。

但是弟弟约翰恐怕就不这么想了,随着他的学识越来越丰富,他开始渴望得到哥哥那样的地位。

所以说人类的本质就是柠檬精


雅各布教授完全没察觉到弟弟的变化,他依旧每天乐呵呵的指导弟弟的学业并差遣弟弟做一些繁琐的计算工作与杂活。在雅各布眼中,这是一个可爱能干的弟弟,非常得力。

这种错误的判断直接导致弟弟走上了黑化的道路。

其实吧,这兄弟俩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雅各布发自内心的把弟弟当学生看,成天和人吹:我弟会的那些东西都是我教的,没啥了不起的。而弟弟约翰则坚持认为自己的知识是自己看书学回来的

终于,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爆发了。

著名的悬链线之争让兄弟俩人正式决裂,这是雅各布第一次被自己“可爱的”弟弟击败,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人不再是以前那个听话的好学生了。

悬链线问题是指:两端固定的绳子(或链条)由于重力的原因而自由下垂,形成的曲线到底是什么形状?

雅各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期刊上号召数学界重新研究这个问题。

结果在收到的答案中,就有来自弟弟的解法,弟弟成功用微积分证明了悬链线是一个双曲余弦函数。

多年的小弟没留神,一不小心他就爬到了自己的肩膀上,这让雅各布感到有点尴尬。更尴尬的是,小约翰抓住了这个机会四处靠贬低哥哥雅各布来抬高自己。

这一回,雅各布终于看清了弟弟的真正面目!

兄弟间的明枪暗箭

在那之后,雅各布就不再和弟弟约翰共同研究课题,也不愿再指导弟弟学习。但弟弟毕竟是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在学术风格和研究领域都和雅各布非常相似。

结果,两人理所当然的变成了竞争对手,可他们仍会通过汲取对方的观点来获取灵感(只是获取观点的主要形式变成了吵架)。为了争夺研究成果,他们还常常几乎同时发表研究成果。


雅各布毕竟成名已久,社会关系和渠道都比较多,简单来说:路子比较野。

当时兄弟二人主要在德国的《教授学报》发表论文,但是只有雅各布能够联系到《教授学报》,如果约翰要发表一篇文章,要先把文章寄给哥哥,再由雅各布转交给《教授学报》。


而雅各布出于某些不可说明的原因(你懂得)会经常擅自修改约翰的论文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同时他也经常“选择性健忘”,不把来自德国的消息转达给约翰。

这些小动作越多,其实越表现出雅各布的不安,他害怕弟弟超越自己。


终于,两人的战火蔓延到了整个数学界。


有一天,雅各布跑去给大数学家莱布尼茨打小报告:声称自己才是第一个参透莱布尼茨微积分奥秘的人,而约翰则只是沾光而已。

布莱尼茨:好的好的,我知道了

说人坏话的雅各布很快就迎来了弟弟的报复:约翰向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数学家发出了邀请:寻求解决最速降线的方案。

最速降线问题,其实就是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滑梯(轨道)能让滑动者从高点A最快的到达地点B


约翰其实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为难雅各布,让全世界的数学家都知道他哥哥不如自己(如果雅各布没做出来的话)。

雅各布一方面也感到气愤,同时也感到洋洋得意:我愚蠢的欧豆豆哟!你以为你能让你大哥出丑吗?


他有一种非常严谨的方法证明出了答案,并且在推导过程当中体现了新的变分思想。

这个解法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的数学家的支持,学术界普遍认为雅各布的方法更具有普适性,让人们忍不住惊叹数学思想的精妙。


在其他数学家和门徒的支持下,雅各布这一次终于彻底的击败了自己的弟弟,保住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事后,雅各布顺风顺水的先后当选巴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柏林科学协会会员。

这兄弟二人的神仙打架,事实上却推动了更多的学术成果的诞生。而雅各布一生中最大的学术贡献也确实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

《猜度术》

这本书饱含了雅各布在概率论领域近20年的研究成果

1705年,雅各布终于完成了巨著《猜度术》这也使他成为概率论的奠基人之一,书中所提到的“伯努利定律”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大数定律。

死前还有两个愿望

遗憾的是,雅各布在写完《猜度术》不久还没来得及发表便因痛风并发症离世了,他临死前把老婆孩子叫到床前说:

我这一生过的没啥遗憾,就有两个愿望:


一个是我的墓碑上要刻上我最爱的对数螺线,你看这个螺线又大又圆,就像......(误)我还要留一句话:纵然变化,依然故我。这显得多有文化,象征我永垂不朽。

还有一个,就是我这本书是很牛逼的,分分钟名留青史的那种,你们可千万给我藏好了,别让约翰看到盗取我的学术成果。

雅各布的这两个愿望,其实最后只实现了一个半。在雅各布去世八年之后,他的孩子才终于把手稿拿了出来发表,这险些耽误了这本书的价值。

而他的墓碑确实是按他的要求刻了图案和墓志铭,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工匠没文化,错把对数螺线刻成了毫无关系的阿基米德螺线。

这要是让九泉之下的雅各布知道了,说不定要气的掀棺材板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ilBv24BMH2_cNUgUL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