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记者会,称在近期的某些患者的粪便里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
也就是说,屎里可能真的有毒。
不过,前几天传的沸沸扬扬的“担心吃屎可能治肺炎”,应该也没人敢去做了。
粪便传播可能是关键?
粪便里的病毒是死是活,尚未可知,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们暂且把它当作活的,因为作为SARS病毒的近亲,新型冠状病毒很有可能存活于患者的粪便中。
毕竟,非典时期就曾出现过粪便通过下水道造成的爆发式感染事件。
2003年,那一年的香港,陷入了白色的恐怖当中。
随着非典肆虐全港,港台明星们全都戴上了口罩,宣布彻底停止营业。我们才发现,非典,好像真的来了。
2003年4月,香港佩戴口罩预防非典的人们
回顾2003年的数据,在全港因“非典”死亡的296名病人名单中,“淘大花园”的居民就占了42,感染人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321。
那时间的淘大花园恍如死城一般。
而死城中的死城,便是香港“淘大花园”公寓E座。因为仅仅在这一幢楼中,就有100多个人感染。
随后,香港的卫生部门对淘大花园的住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有66%的感染者除了常见的SARS症状(发热、头疼、寒颤等)之外,还有腹泻的症状。
面对SARS在淘大花园的集体爆发,找不到原因的港府选择全体居民撤离淘大花园。
因为当时谁也没想到,造成如此惨剧的原因竟是:一个SARS病毒的“超级传播者”在公寓内拉了两泡带有SARS病毒的大便。
2003年3月14日,一个长期居住深圳的男士出现SARS症状,随后的一周内,他两次探访了在香港淘大花园E座的弟弟。由于他有腹泻症状,在这两次探访中均使用了其弟弟所在公寓的卫生间。数日后,他的弟弟、弟媳以及在威尔士王子医院照护他的两名护士相继感染上SARS。
直到后来,多户居民反映,室内有下水道的气味,在向业主委员会投诉之后,真相才慢慢地露出水面。
“毒气”居然是通过卫生间的地漏返回来的!
U形聚水器
超模君相信,只要你学过初中化学,你就会知道,一般情况下家里不会有下水道的气味,归功于U形聚水器底部的液封,将室内和下水道分隔成两部分。
只要这些地方长时间贮水,别说翔味了,就连老鼠、小强啥的也上不来。
然而,淘大花园的大部分住户在清洁浴室地面时,习惯用拖把抹地代替用水冲洗。
这节约用水本来是好事,却因此吸进了翔味,哦不,是病毒。
地漏的U形聚水器因为长期干涸,未能发挥隔气作用,让SARS病毒有了可乘之机。
更令人恐惧的是,居民闻到臭味后,都下意思地开动了排风扇,更是成为了夺命导火索。
后来,有人曾在淘大花园E座一个单位内进行测试,发现当浴室的排气扇启动后,空气会从下水道经卫生间的地漏倒流进入浴室。
事实上,排气扇带动的气流,在把下水道内的带病毒液滴散至浴室内的同时,甚至可能帮助这些液滴通过窗户进入其他临近住户的房间。
由于淘大花园的浴室面积非常狭小(约3.5平方米),液滴触及物品的机会因此大大提高,它们可以粘附在各种物品的表面上,如地毯、毛巾、洗手间用品和其他浴室设备。换句话说,只要用过浴室,就很难幸免。
更可怕的是,SARS病毒喜碱怕酸,在有腹泻症状患者的粪便(pH值8~9)里可以活4天,这使E座的下水道里可以保持多天高浓度的SARS病毒气体,具备了快速大范围扩散的物质基础。
大量的患者腹泻,将大量含有SARS病毒的粪便排到下水道里,带病毒的液滴又会通过地漏和排气扇的作用回流,感染更多的患者,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造成淘大花园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那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患的粪便里是否有活病毒的存在,是否也能通过以上的方式让人感染,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我们都必须做好浴室、马桶、洗手盆等的卫生安全,一定要保证U型集水管中的水位,如按日按时的向地漏中注水,确保其能够发挥防护功能。
地漏、洗手盆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则可以将其堵住,防止下水道气体回流。
当在室内闻到有下水道的臭味时,应该打开窗户,多通风,有效降低病毒细菌的浓度。如果小区里、同一幢楼出现了疑似感染者,必要时可以往马桶里倒一些含氯消毒水。
粪便传播不仅如此
2日下午,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也就是说,如果证实了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有活病毒的存在,粪便里的病毒还可能通过污染手或者食物,导致病从口入,传染给其他人。
试想一下,如果被病毒感染的人在便后没有及时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别人的餐具或者食物,正常人也很容易被感染。
更可怕的是,公共场所卫生间的门把手,在被这些患者接触过后,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重灾区。
因此,切断粪口传播,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粪口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回家后、吃饭前、上厕所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洗手。
风险未除,小心为妙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仍没有证据显示这次的武汉肺炎会像SARS一样通过粪便传播。
但是,风险依旧存在。我们不能等到事情真的爆发了,才后知后觉,在没有官方的确切说明之前,防范于未然,总归是没错的。
非典时期香港淘大花园的惨痛教训,我们不应该轻易忘记。
所以,我们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勤洗手,戴口罩,安全通风,少出门,同时也要注意浴室和厕所消毒,不要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IjQOHABjYh_GJGVdJ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