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模糊、牙关紧闭、口角流涎
口齿不清、四肢痉挛……
27岁小伙子因为一碗鸡汤被送进EICU
原因是在炖鸡的时候加了些“附片”进去
最终导致自己“乌头碱中毒”
前段时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也接到了“乌头碱中毒”的患者
发现有不少人为了养生
将一些不知名的药材丢进酒里
自制“养生酒”
“养生酒”变“毒酒”
呕吐4小时被送进ICU
50岁的李大姐,近来一直觉得关节疼,听人说喝“药酒”能活血化瘀,就自己照着“偏方”泡了一坛子,这天在晚饭时候喝了2两。
哪知喝完大概1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频繁呕吐、心慌发闷、头痛。起初,李大姐还没放在心上以为是吃坏东西了。不一会症状又加重了,她明显感到自己四肢无力,抽搐,脸色苍白。家人赶紧拨打120,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
询问病史结合晚间进食,医生初步怀疑是“乌头碱中毒”。赶紧给李大姐上了心电监护,发现她已经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此时意识状态模糊,心律紊乱且非常快,血压很低,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
此时,洗胃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酒精能加速乌头碱类药物的吸收,使毒发时间更短。紧急送进急诊ICU进行血液净化。最终,李大姐是捡回了一条命,顺利出院。
“乌头碱”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凶险之处?今天,小康妹儿就请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杨子含医生来给大家好好说说。
“乌头碱中毒”屡有发生
0.2毫克中毒,2-4毫克致死
据杨医生介绍,每年急诊科都会接到不少“乌头碱中毒”的病人,幸运的可以抢救回来,但也有“回天乏力”的。
新闻回顾:
乌头碱是剧毒类生物碱,经口摄入,在胃肠道内吸收,服药后10分钟即可发病。口服0.2毫克的纯乌头碱即可中毒,口服2-4毫克即可致死。
常见的乌头碱类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等,此类药物受《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含乌头碱类药物的中药材,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不能作为普通药膳、普通食品食用。
此外,经常听到的“雪上一支蒿”“铁棒锤”“小黑牛”等,也属于乌头碱类中药材,千万不能自行服用或者泡酒等。
雪上一支蒿(图源:华龙网)
主要侵犯人体三大系统
表现为多种症状
1
侵犯神经系统——最早出现
轻症表现:口周麻木、头晕、耳鸣、眩晕
重症表现:全身发麻、有紧束感,四肢僵硬、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
2
侵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表现
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血压下降、多源性和频发室性早搏、心房或心室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和休克,心脏损伤是乌头碱中毒的主要特征。
3
侵犯消化系统
主要表现为出汗、流口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其他还可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表现。
乌头碱中毒潜伏期较短,临床发病时间数分钟到3小时不等,以30分钟至1小时多见。
除了乌头碱以外
这些泡酒也要不得!
出于养生保健目的,很多人觉得只要是补药都能泡酒,有些甚至把好多种泡在一起,提醒大家许多药并不宜入酒:
1
水蛭
即蚂蝗之类,为破血逐瘀、通经之药,现代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中毒后可刺激胃肠道,引起内脏广泛出血、剧烈腹痛、呕吐。
2
马钱子
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效果较好,中毒后可引起强直性痉挛惊厥、角弓反张,甚至死亡。
马钱子
3
苍耳子
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苍耳子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
此外,还有一些朋友听信“土方子”,在酒里泡一些蛇、蝎子、蜈蚣等等,这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如果泡酒的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导致酒精不断挥发,酒的防腐效果会变差,泡在酒里的动物可能会被微生物分解,导致尸体腐败,产生大量细菌。喝下去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稍有不慎就会中毒。
杨医生也特别强调,非必要不要自泡自饮药酒,如果必须使用药酒,应在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指导下。
怀疑是乌头碱中毒时怎么办?
1
立即催吐、导泻,尽量减少毒物吸收
立即喝下大量的温水或温盐水,然后用手或筷子等物品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
2
迅速拨打120或送至就近医疗机构
避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同时要保留一些食用过的汤药或药酒,交给医生鉴别,以明确病因,便于对症治疗。
小康妹儿再次提醒大家,
药酒也是酒,能少喝就少喝!
养生要谨慎,
不要自行放“猛料”!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培训导师
擅长多发伤、急性中毒、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
编辑 | 慢慢
新闻来源 | 都市快报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医生提供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需转载请评论区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