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高考出分填志愿的关键时间段,大部分高考生都在家里思考着自己的心仪专业和心仪院校。而当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之后,大家都将进入自己的就读大学,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当然,大学肯定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结束大学学习之后,我们可以直接选择就业,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在这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时代,大部分学子都会选择攻读研究生。
研究生没那么好读,也要注意“潜规则”?
但考取研究生的道路肯定是没有那么简单的,无数考生要先度过考研这座难关,才能来到研究生这一地位。而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是要注意一定的门道的,这里的门道主要指的是和导师相处过程中的处理方法。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行业存在为得到某些荣誉或者地位而被潜规则的现象。这里的潜规则大多是那种较为低下的、不能被外人知道的行为。但其实,研究生与导师相处过程中也是有一些“潜规则”的。
当然,这里的潜规则不是那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简单的表面意思,指的是和导师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潜在的规则。在大学的师生关系中,由于现在的授课制度的改变,通常都是一个老师教几个小班组成的大班的课。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微乎其微,甚至一学期都不知道学生的名字。
但是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通常是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的精英模式教育。研究生们和导师的接触是比较多的,发展得好的话,学生和导师之间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而导师之后的相关资源也都会优先想到你,这对你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们也一定要注意把握和导师相处的度,注意一些潜在的规则。首先就是要对导师有足够的尊重,一定要让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十分有礼貌的人,你的导师在你心里是一个十分受尊重的人,也是你十分钦佩的人。切记不要在交流时没有分寸,让你的导师认为你是一个毛躁的人。
在刚开始聊天时,对自己的导师也一定要用敬语。这不仅适用于和导师之间的交流,在之后和公司领导之间的交流时更要注意。因为你如果不用敬语,就会让导师认为你是在把自己当成平辈看待。试想如若你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你的学生对你说话不客气的话,你肯定也不会给他好印象。
还有就是一定要听从老师交代的任务,把老师的安排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在老师心里留下好印象。不要刚开始就尝试自己独立去研究项目,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可以说,你是很难琢磨出什么结果的。最为稳妥的还是先照老师的路线一步一步做好。
先按老师的安排完成好任务之后,才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在导师心里树立了可靠且十分谦逊的形象,才能让老师放心地把之后的课题研究交给你。在研究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向学长学姐们取经,这样能有效地让自己少走弯路。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不要害怕和导师交流,有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记得去问导师。当然,这个问题必须是先经过你的思考的。因为你们的导师都是非常忙的,如果你什么问题都来问他,那他肯定会很烦你。而你这些没有怎么思考的问题的价值其实也是不高的。
但当你先把问题思考完之后,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了,再来询问老师,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导师。这时候导师不但不会烦你,还会认为你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分也会有所增加。
归根到底,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潜规则”其实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注重的地方。自古以来,学生对待老师就应该保有谦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我们的老师应该多一点尊重。要注意与老师交流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或许你不在意的一句话,就让你的老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在这个越来越倾向于网络交流的社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与人交流谦逊的美德,愈来愈没有地方体现。但这是一直需要在我们骨子里的一种精神。无论是和导师还是父母,抑或是之后进入职场,我们都应该把握这条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