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随着毛主席的一声令下,数十万志愿军跨过中朝边境,进入朝鲜开始了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作战行动。
这场战役爆发之后,嘲笑、讽刺的声音瞬间如潮水一般涌入了中国,因为在不少人看来,当时新中国仅仅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并且还没有从战争中完全恢复过来。
而反观美国,早已经成为了能够和苏联对抗的军事大国,这样两个实力相差悬殊的国家,中国又怎么会是美国的对手呢?
因此他们毫不客气地嘲讽我国完全是自不量力。
然而双方在朝鲜战场上照面不久之后,美军就在战场上吃了亏,他们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所向披靡,反而被打的节节败退,直接损失了215名士兵。
而我军在这场战役中甚至没有任何伤亡,这则消息迅速震惊了全世界。
不少人对此产生疑问,志愿军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面对强大的美国,他们为何能够没有任何伤亡就消灭了美军215人?
而作为曾经亲自带领团队取得胜利的郭忠田排长道出了其中的“秘诀”:“每次作战的时候,我都会要求每一位将士准备一个小铁锹,这次战役我们就是靠着这个小铁锹获得胜利的。”
1950年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最难过的一年,刚刚从战争中脱困的民众们还没能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美国的战机就趁着侵略朝鲜的时候,不断地入侵我国边境,一再挑动我国的底线。
忍无可忍之下,毛主席当即作出了出兵援朝朝鲜的决定。
10月19日晚上,彭德怀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亲自带领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39、40、42军以及两个师、一个高射炮团和两个兵工团奔赴朝鲜战场。
数十万将士们喊着“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口号,唱着嘹亮的军歌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境内。
对于我国来说,这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役,美国拥有着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苏联抗衡几十年依旧不落下风,而我国却是一个刚刚成立一年时间的新政权。
各项繁杂的事务、经济的发展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甚至连民众们的温饱都还是个大问题,面对拿着各种先进器械和武器装备的美国,我国使用的还是从战场上淘汰下来的各国的旧武器。
那是我国当时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装备,却被各国嘲讽我国志愿军拿的武器是“万国造”。
但即便如此,我国的志愿军依旧前仆后继地奔赴朝鲜战场,想要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
10月25日,入朝仅6天时间,志愿军就主动发起了第一次战役,由于这次战役发起的比较突然,再加上美军严重低估了我军的作战能力,因此他们在我军的围攻下很快就节节败退,退到了清川江以南,使得“联合国军”成为了全世界的笑话。
但这次战役也有没有那么顺利的地方。
当时第38军在志愿军总司令部的指挥下,负责追击熙川江向南逃窜的敌人,他们原本计划直接穿插军隅里、新安州等地,从而切断敌人的南逃之路,保证正面战场的作战。
然而或许是因为初到朝鲜,还不太熟悉朝鲜的形势,他们误将美国的一个营当成了黑人团,因此错失了截击美军的良机,导致美军一个不落的全部逃了出去。
第8军军长梁兴初为此感到十分恼火,总司令的训诫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我让你们往熙川穿插,你为什么不给我插啊!”
梁兴初心中瞬间上来了一股气,他不服气,他要带领38军证明给总司令和所有抱着期待的全国民众们看,一次作战失误并不能证明什么。
很快,他们就等来了这样一个机会。
11月25日,在前线吃了大亏的美军不愿意就这样吃个哑巴亏,整装准备后,当即决定发动第二次战役。
这次战役没了第一次的出其不意,就必然要在战术上下更多功夫,更何况,这次“联合国军”出动的兵力比第一次战役足足多出来几倍。
他们在西线安排了8个师、一个旅和一个团的兵力,显然要将主要的战线放在西线。
而志愿军总部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将主要的战线安排在了西线。
“联合国军”信心满满地认为,这次经过一番谨慎的不制止后,我军面对这样的钢铁之师,必然没有胜算,这次作战他们可谓是信心满满。
然而战争开始之后,38军和42军就西安歼灭了德川和宁愿的两个师,随后又切断了“联合国军”部队的退路。
不过两天时间,40军就开始向球场、价川方向发起了进攻,而50军、66军和39军分别向博川、安州等方向开始发起进攻。
此时截断美军的退路成了最紧要的任务,如若不然,他们还会像上次一样,逃之夭夭。
身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也紧紧地盯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上次曾经不小心“放跑”了美军的第38军。
梁兴初深刻地意识到,这次战役就是他带领38军“将功赎罪”的好机会,因此面对战场严峻的形势,梁兴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天黄昏时刻,战斗基本上已经接近了尾声,价川的美军无力支撑,便有打算故技重施,沿着南逃的路线撤回南朝鲜境内。
此时一直死死地盯着战场的彭德怀率先看出了美剧呢意图,他当即向38军下令:立刻插入三所里,拦截撤退美军。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梁兴初不敢大意,当即指示部队开始向三所里穿插。
好在113师动作及时,经过14个小时的疾行,终于按时穿查到了三所里,并且和美军骑1师打了个正着,双方当即展开了激战。
此时的美军已经是慌不择路,他们一边向我军的阵地发起猛攻,一边开始寻找其他的退路。
很快,侦察参谋就发来一条新的指示:美军有改变路线,从龙源里逃跑的迹象。
师长江潮知道他们不能再重蹈上次的覆辙,几乎是连气都不带喘的喊道:“把二梯队337团拉上去,拼死也要给我赶到龙源里,截住敌军。”
很快,一营一连和三营八连就开始往龙源里赶过去,而郭忠田带领的一连二排就成了打前锋的尖刀队。
按时赶到龙源里,打开阵地,留下美军,一时间所有的重任全部压在了郭忠田身上。
别人带兵要求带的都是武器弹药和足够的粮草,但郭忠田带兵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必须要带一把小铁锹。
这一路上他们边走边打,只要攻克一个美军的阵地,他都会要求每个人捡一把美国的洋锹。
当时有人提出,他们是疾行作战,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赶到指定的地方,所以最好抛弃一些不必要的负重,比如铁锹。
可是郭忠田却一口回绝了,他说:“不要小瞧了这一把铁锹,有时候这把铁锹的作用甚至能顶上一个班、一个排的战力!”
事实证明,在那个和美军装备差距悬殊的战斗中,郭忠田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到了龙源里之后,美军的队伍还不见踪影,郭忠田率先登上了主峰,拿着望远镜,对周围的环境观察了一番。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山头北侧的一个山包,山包距离公里不过几十米的距离,一旦打起来,他们能够占据高地打支援,美军的坦克又上不来,可谓是一举两得。
同时在山包的巨石下面还有一个洞口,刚好能够容纳一个班的战士,郭忠田当即就确定了,将他们的主战场安排在这里。
布置好作战位置之后,又看了看周围的地势,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便下令道:我们在这里挖一些防御工事,迷惑敌人的视线。
可是此时一些将士们的眼皮都快睁不开了,他们为了按时赶到这里,连续几天几也没睡个好觉,好不容易有了能够喘口气的时间,都想要趁这个时间打个盹。
有人想郭忠田表达了自己不满的情绪,郭忠田毕竟也带兵作战多年,自己的兵在想什么他又怎么会不清楚?
他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批评将士们,而是先安抚了他们的情绪,紧接着又说道:“毛主席说打仗有矛就有盾,美国佬有矛,咱们修工事就是造盾的,盾造好了,打起仗来就能少流血,少死人,只要能用上一次,就够回本了。”
在郭忠田的鼓励下,将士们又逐渐打起了精神,开始了热火朝天的修筑工事,一直到第二天天色快亮的时候,他们才在郭忠田的指示下,修建好了工事。
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准备迎接美军的到来。
然而正当他们休息的时候,一直在阵地上走来走去的郭忠田忽然又将他们叫了起来:“兄弟们,咱们到对面的山头上再造一些假工事吧,等美国佬来了,咱们就跟他们来个真假美猴王。”
尽管众人已经是疲惫不堪,但是他们还是在排长的指示下,跑到了对面的山头,完成了又一个虚假的防御工事。
防御工作终于做完了,此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郭忠田看着准备完善的阵地,刚准备松一口气,就看到了从三所里方向开着车慢慢行驶过来的美军部队。
郭忠田看准时机,命六班班长张祥忠打响了第一枪,随着为首的车辆因为油箱爆燃被迫停止,郭忠田当即一声令下,让四班的将士们发起了冲锋。
他们一边追赶疯狂窜逃的美军,一边抢夺美军的物资。
将这些人解决之后,重头戏开始来了,郭忠田远远就听见美军坦克的声音,他们赶忙躲起来,准备再度发起进攻。
但谁知,郭忠田忽然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不允许打坦克,放坦克过去。
原来他意识到如果此时贸然打坦克,他们势必会损耗更大,甚至有可能在这里陷入僵局,毕竟他们根本没有能够反制坦克的兵器,不如干脆将坦克放过去,集中精力对付后面的卡车部队,这样还能给他们造成一种这里没有埋伏的信号。
果不其然,50多辆坦克顺利度过这里之后,后续的炮车、卡车载着满满的物资和士兵缓缓地向这里行驶了过来。
郭忠田看准时机,一声令下,大量的子弹和炮弹就倾泻而下,乌泱泱的人群瞬间倒下了一大片。
美军被吓得四处逃窜找掩体,队伍也因为前面的阻碍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
双方激战了片刻,战场才暂时平静了下来。
但郭忠田片刻不敢放松警惕,因为他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美国一定还有别的手段。
果不其然,下午两点左右,天空中忽然响起了一阵轰鸣声,美军竟然派来了空军进行支援。
随着大量的炮弹落下,美军在阵地上轰炸了半个多小时才潸然离去。而此时郭忠田却躲在战壕里发笑,因为美军轰炸的根本不是他们,而是此前为了迷惑视线挖建的假战壕!
美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费尽力气的反攻,竟然没能伤到我军将士分毫,自己反而折损了200多人,只好夹着尾巴仓皇逃跑了。
这次战斗打响了郭忠田英雄排的称号,38军也随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出了一口恶气。
而郭忠田后来在战斗中的表现依旧不俗,为我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