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英阿马岛战争,球王就只是球王,不会上升为民族英雄!

2024-01-21   小爱爱历史

原标题:如果没有英阿马岛战争,球王就只是球王,不会上升为民族英雄!

2020年是个悲伤的年份。年初,上帝带走了科比,老爸们忙着安慰儿子;年底,上帝又带走了马拉多纳,儿子们又忙着安慰老爸。失去了马拉多纳,阿根廷宣布给予其国葬待遇,并全国哀悼三天。可能有不少外国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一个足球运动员,会成为民族英雄?这不得不提到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位于大西洋南端,距离阿根廷500公里,距离英国13000公里。但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不了它的归属,自1600年荷兰人威尔德发现它之后,它的主人就不停地轮换。

仅从1764年到1833年这70年的时间里,它的所有权就在法、英、西、英、美、阿、英等国中频繁切换,直到1833年才稳定下来:英国人用武力赶走了阿根廷人,取得了马岛的实际控制权。此后的150年时间里,阿根廷多次宣称自己拥有马岛的主权,但这种宣称只停留在嘴上,至多也只有几次不痛不痒的碰瓷。

1981年12月,阿根廷第7次碰瓷行动(派部队装扮成收废品的登上南乔治亚群岛上升国旗)时,英国终于翻脸了,毕竟人的忍耐都是有限的。第二年马岛战争爆发了,27000名英军搭乘100艘舰船,携带140架飞机,运渡重洋,气势汹汹得杀来了。

有人说是加尔铁里为了转嫁矛盾,也有人说他是误判了形势,但不管怎样,战争还是降临了。直到此时他才发现,风光不再的老牌帝国主义仍然不是自己惹得起的。漂洋过海歁上门来的英国人最终取得了胜利,阿军共死伤2200人,被俘11000余人,被击落69架飞机,在全世界面前丢了里子和面子。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上,阿根廷队表现不佳,提前打道回府了。球场和战场双输,通货膨胀高达620%,GDP下跌12.3%,这一年对阿根廷来说是极其黑暗的。而马拉多纳则更加憋屈,就是因为他在比赛中踢人被罚下场,间接导致了阿根廷队与冠军无缘。

这股火一憋就是4年,直到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怀。此时的马拉多纳已经是球场上掌控全局的人物了。何谓掌控全局?据说他一个人就能赢得一场比赛。

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阿根廷队与英格兰队狭路相逢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足球比赛,这是球场上的“马岛战争”,马拉多纳要在球场上为阿根廷找回失去的尊严。

上半场,由于双方门将的出色发挥,谁也没能攻破对方的大门,但到了下半场,足球史上“世纪最佳进球”诞生了。马拉多纳接到队友传球后,在10.8秒内冲刺了54.8米,一连晃过对方5个人,破门得分。

一连过了5个人,连对手都忍不住要为他鼓掌!

这回答多少有些悲壮,足球能赢回尊严,但却赢不回失去的国土。但弱国有选择吗?没有!就如同中国被人称作“东亚病夫”的年代,一个打败外国大力士的霍元甲就能成为民族英雄一样。足球场上的胜利,将阿根廷人又凝聚起来。如果没有马岛战争,球王就只是球王,成不了民族英雄。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自庆幸:还好今天的中国够强,不需要靠足球英雄来挽回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