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学思平治
《这就是中国》节目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了风光旖旎的马来西亚,我们感到格外亲切。我们节目的海外观众无数,很多都来自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
这几天我们每天都遇到《这就是中国》节目的粉丝,遇到新老朋友,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真好!
马来西亚华人经常给我们的节目留言,一位叫TTY的观众这样写道:我是马来西亚华人,我和在天上的父母一样,都十分希望中国强大。一位叫Paulyi的观众这样留言:我每一两年都会带着家人去中国旅行,愿中国繁荣昌盛,成为超级强国!一位叫Jason Chng的观众说:不知怎么看着看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些留言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海外华人对祖籍国的真挚情感,他们深知中国一路走到今天是多么不容易。
我不久前看到一个短视频,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在雅加达迎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到来,印尼国宾乐队高奏《歌唱祖国》,里面有这样的歌词:“我们勤劳, 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每唱到此,多少海内外华人都会热泪盈眶。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海内外华人的是:中国已经实现了和平崛起,中国已经从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崛起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迄今已整整十年。今天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已经完全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均预期寿命已经高于美国两岁,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已经走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五年来,我们在《这就是中国》讨论过各种话题,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还没有机会探讨,那就是海外华人;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富强所做出的不朽贡献。今天我们来到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首先想到了全球华人之光、马来西亚著名侨领、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早在1913年,他就回到家乡福建,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
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处演讲号召侨胞们为全民抗战出人、出力、出钱,先后为祖国捐出200多架战机,1000多辆汽车。
在中国沿海口岸全被日军封锁后,陈嘉庚先生招募3200多名南洋华人机工,组成运输车队投入滇缅公路,这是当时中国抗战仅存的陆上国际通道。这些爱国华侨抱着必死的信念,每天战斗在这条运输通道上运送军备物资和救援物资,其中1000多人为国殉难。
当时抗日战争救亡运动席卷海外华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马来西亚“马华巡回剧团”深入到城乡演出募捐,他们唱着这样的歌,“你一毛钱,我一毛钱,涓涓滴滴积成江河变成怒涛……买子弹,买枪炮,赶走强盗,誓把中国保……”仅从1937年至1942年,南洋华侨以义捐、认购战争公债、侨汇等方式,共为祖国筹款超过当时的国币54亿元,大约占到当时全球华人捐款的1/3,使新马地区真正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海外大后方”,为祖国源源不断地输送资金和物质资源。
1940年,陈嘉庚先生代表南洋华侨访问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晚年他又积极支持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毛泽东主席称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谈到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做出不朽贡献的,还要提及两个伟大的名字,一个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叶剑英元帅,另一个是中华民族不朽乐章《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他们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多数国人并不知道,或者并不一定知道他们与马来西亚的关系。
叶剑英在国内读完中学之后跟着他的祖父,从广东下南洋,在马来西亚一所小学教国学,后来毅然投笔从戎,报考云南讲武堂,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先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参与组建黄埔军校,后来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参谋长、八路军的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参谋长,也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后来又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一起开启了震撼世界的改革开放伟业。
冼星海也是7岁就随母亲从澳门到马来西亚谋生,在新加坡念完了小学,他展现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后来又到广州、北京、上海、巴黎等地学习和深造音乐,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声乐作品,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史诗级乐章。“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马来西亚华人之光还有中国现代医学的先驱、中国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伍连德先生。清朝末年1910年10月,当时的清廷早已风雨飘摇,但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大瘟疫突然横扫中国东北,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的伍连德,正在担任天津北洋陆军军医学校的副校长。他当时年仅31岁,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只身一人奔赴抗疫前线。为了尽快判定疫情的属性,他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确定在东北暴发的是鼠疫,随即向朝廷提出一系列隔离措施、防疫方法,包括管制铁路公路交通,以最快的速度阻止瘟疫蔓延。
伍连德博士还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飞沫传播,叫“肺鼠疫”这个概念,设计出一种简单的双层纱布口罩。这种“伍氏口罩”后来被整个国际社会接受。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斗,疫情被成功扑灭。虽然疫情造成6万多人死亡,但如果没有伍连德博士的贡献,恐怕死亡人数将是十倍甚至数十倍于此。时至今日,人们对伍连德当年的贡献仍充满敬意,至今世界各国还在沿用他开创的许多疫情防控措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华侨华人的贡献可以说数不胜数。我这里还要谈谈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先生的故事。
1973年,周恩来总理身患重病,毛泽东主席提议让邓小平重新主持工作。当时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邓小平考虑尽快推动经济改善民生。中国政府通过香港华润集团联系“亚洲糖王”郭鹤年,他们如实告诉了郭先生国家现在缺糖缺外汇,希望以比较好的价格购买30万吨白砂糖,30万吨在那个时代属于超大订单,消息传出去会震动国际市场造成溢价。
郭先生感谢国家的信任,立即投入工作,帮助国家进行这样一个买卖。他派人去巴西悄悄购货,但自己却去了瑞士日内瓦参加一个国际糖业会议,给人造成一种印象是巴西这个购糖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与此同时,他又早就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期货市场布局。后来巴西购糖合同签订后,白砂糖期货价格应势上涨,郭先生及时脱手盈利500万美元,所以他不仅为国家以低价购得了30万吨白砂糖,还为国家创收了500万美元的外汇。中国当时的国家外汇储备还是负数,所以这笔收入可谓弥足珍贵。
中国国内当时还在经历“文化大革命”,这笔灵活的市场交易在中国内部遭到了批评。幸好当时与邓小平同时复出的另一位中国领导人陈云亲自干预,他做了一个批示说:“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有的地位。”
可以说这个案例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也预示着中国社会主义将走上一条与苏联社会主义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成果,最终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后,郭先生成为第一个到中国投资的马来西亚企业家。在外部世界多数人还不看好中国的时候,郭先生公开表示 “我越听人说中国落后,越觉得有朝一日中国会让世界刮目相看。我必须助我的中国同胞一臂之力”。1984年,国家对外经贸部决定建设北京国贸中心,当时愿意接手的美国和日本的财团都开出了苛刻条件。郭鹤年说,“不要让外面人瞧不起我们,这个事情,应该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做。”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对上海市的领导说,现在我们谈国际大都市,总是纽约、巴黎、伦敦,但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一定是上海,我们在上海的投资就是要按这样的要求去设计、去建设。郭先生在上海先后投资了嘉里中心和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一系列优质大项目。他还积极投入帮助中国的许多公益事业。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专门会见了郭鹤年,赞赏他对中国现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
回望改革开放的历程,当年中国政府把第一批特区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吸引侨资。可以说海外华人为改革开放贡献了第一桶金。他们不仅为中国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技术、管理和人才。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到中国军队的优秀将领叶挺、叶飞等等;从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等到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从著名的企业家霍英东、包玉刚等到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为民族复兴做出杰出贡献的华人华侨可谓群星灿烂,今天我们没有时间一一道来,但我想起了习近平主席赞誉海外华侨时所说的一段话,他这样说的:“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我还想起了邓小平会见郭鹤年先生时所说的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让我们一起为这个目标努力吧!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张维为:长安街读书会成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马嘉均;初审:程子茜、陈佳妮;复审:李雨凡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经典篇、热门篇)
“好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首部为党献策理论读物《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版发行
“书目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603期干部学习书目博览
“期刊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603期干部学习核心期刊目录
“新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604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