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民族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正所谓辉煌时是世界霸主,落魄时也是亚洲霸主,正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最好诠释。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中,清政府时期无疑是中华民族最落魄的时光,但是底层人民的落魄不代表统治者的落魄,清政府的“末代皇帝”溥仪,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溥仪61年的岁月里,他曾三次重新登上帝位,在建国后也受到了极高的礼遇。相比较同期的其他统治者的结局来看,溥仪的结局可谓不可相与,要好上太多。这不仅是因为溥仪的特殊地位,更因为他懂得趋利避害,以及高超的情商。
建国前的皇帝溥仪
幼时的溥仪毕竟高坐于紫禁城中,不近人间红尘,加上自小性格偏激,身体不举,情商自然也高不到哪去。溥仪的高情商,是后来历经苦难方才造就的。之后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丁巳复辟,文秀离婚案,溥仪经历了一系列打击,性格渐渐成熟,情商也变高了。
急于渴望复国的溥仪,于1932年九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协定书》,于东北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当朝执政。但是溥仪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不过是个傀儡,这次登基更是是引狼入室。日军为了维护对外的样子,保持“伪满洲国”的体面,在形式与礼仪上做得很到位,但是在暗地里,日本对溥仪就没有多么客气了。
东北不仅是清朝的发源地,更有着清朝历代皇帝的祖坟,名为关外三陵,溥仪以前每年都会来这里悼念。但是日本禁止溥仪悼念,溥仪深知不可正面违抗日本人,于是一边派人凭吊,一边自己在宫中偷偷祭祀。
日本人还要求溥仪将日本的天照大神接过来进行供奉,溥仪苦苦哀求无果,只能无奈接受。从这时候开始,溥仪识时务,高情商就渐渐凸显了出来。溥仪以战争时期为由,拒绝穿和服祭祀天照大神,而是身着军装,心里默念这不是天照大神,而是努尔哈赤,自己麻痹自己。
日本人一直有用更亲日的溥仪的弟弟溥杰替代溥仪的想法,正是因为溥仪的高情商,识时务能隐忍,这才从日本人手里存活下来。
抗战胜利后,苏联覆灭伪满洲国,溥仪南逃,被苏联所俘获。随后,溥仪的高情商与识时务的性格,再次使他幸免于难。溥仪作为证人,积极出堂作证,将所有日本人的恶行全部揭露,因此也得到了优待。在苏联的战犯看守所里,溥仪待遇极好,例如不用参与劳作,单独用餐的资格,甚至连蚊子苍蝇都不用打。
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比起前途未卜的中国,溥仪当然心仪待遇甚好的苏联。于是高情商的溥仪喊出了愿永远留在苏联,成为其公民,并加入苏联共产党。苏联人当然没有理会他。
建国后,被特赦的溥仪
在新中国成立后,溥仪作为战犯也是被国家逮捕,安排接受劳动改造。自1950年8月初,溥仪被带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看押,开始接受改造。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59年刘主席将其特赦为止,这段时间里溥仪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着。特赦时,溥仪还与刘主席发生过一段对话。
当时,刘主席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令》,溥仪正是首批被特赦的人员。但是当溥仪的得知后,他竟然拒绝接受特赦,他对刘主席说:“有谁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恶严重,论表现我也不比他人强,我还不够特赦条件。”一席话尽显其高超的情商,不仅令国家和人民对其更加满意,就连对他不满的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被特赦后,溥仪接受国家安排,成为一名园艺工作者。识时务的溥仪在这里也努力地学习、工作着。在第一个月溥仪只会烧水与打扫卫生,第二个月能到温室工作了,第三个月已经像一位正常的工作人员了,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溥仪的情商可见一斑。
在溥仪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乘坐公共汽车是少不了的。在一天溥仪在车站候车时,却呼啦啦来了一堆满清的遗老遗少们。溥仪很机灵,他知道要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不能再与这些人扯上关系。溥仪板着脸,希望这些人认不出来他就是溥仪。但事与愿违,遗老遗少们轰然下跪拜地,山呼陛下。
溥仪心中破口大骂,紧张的头皮都要炸开了,他绞尽脑汁地思索对策,希望能找到解决当下困境的办法。遗老遗少们坚定的跪着,任由溥仪如何呵斥也不肯离去。溥仪忽然站直了身子,面容严肃,口中说道:“解放这么多年了,还来这一套。哼!”言罢愤然离去,竟是连公交车都不坐了。
溥仪的高情商,又救了他一次。
公民身份的溥仪
虽然,溥仪尽力地试图远离满清的遗老遗少们,但是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如愿。在当时,溥仪的一生已经有过四个妻子,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四个人都离开了他。“末代皇帝”溥仪空悬的“皇后”之位自然受到很多人的觊觎。在溥仪被特赦后的三个月,溥仪的七叔载涛就开始给他介绍女人。
但是溥仪既然已经下定了远离满清遗老遗少的决定,对于婚事自然异常慎重。不论是七叔给他介绍的张小姐,还是婉容的表妹王姑娘,亦或者过去随侍的女儿,都被溥仪坚定的拒绝。毕竟溥仪有着极高的情商,自然看得很清楚,溥仪说:“她们要嫁的是那位‘皇帝’,不是我这个普通百姓。”
最终,在同事的帮助下,溥仪与一名护士,即李淑贤结婚。李淑贤已经离过两次婚,她原本还担心做过皇帝的溥仪,会不会很难相处,使得夫妻感情失和。然而已经立志要做一个优秀劳动人民,又拥有极高情商的溥仪怎会让这一切发生?溥仪给李淑贤做烙饼,带她吃西餐,会逗趣,会打闹,夫妻相处十分融洽。
早在溥仪还接受着改造时,就萌生了写书记录自己生平的想法,于狱中开始书写《我的前半生》。1960年,溥仪正式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一天,溥仪穿上中山装,郑重投下自己的选票,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他在书中写道:“我拿到了那张写着‘爱新觉罗·溥仪’的选民证,我和中国六亿五千万同胞一起,成了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
因此,溥仪曾说自己一生做过四次皇帝:“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也正是由于溥仪的高情商,国家彻底相信了他,认为他已经是一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每次主席举行国宴,主席都喜欢邀请溥仪参与,主席向其他人介绍溥仪:“这是曾经的宣统皇帝。”溥仪急忙回复道:“现在只是共和国的公民罢了。”溥仪深知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时代了,他需要的是低调,所以才自谦回应,其情商可见一斑。
1967年,溥仪因为尿毒症医治无效死亡。溥仪一生有着无数罪孽,能安然活到61岁,有历史进程的缘故,但离不开他的个人努力,更离不开他的高超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