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锋:江西散记

2023-12-19   渭南文坛

原标题:王西锋:江西散记

王西锋:江西散记

江西散记

作者 王西锋

08年仲夏,表哥从北京回渭南老家探亲,之后拉上我去江西、湖南给他的艺术班招生,便有了平生第一次九江之旅。当年要务在身,来去匆忙,无暇观览,与许多名胜擦肩而过。如今时隔多年,每念起,仍觉遗憾,一心想着故地重游。这不,刚好有个机会,说走就走,八号晚22:01就到了庐山站。

庐山市,总面积约765平方公里,2016年撤县设市,取庐山而名。庐山,又名匡山、匡庐,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正因此,庐山自然成为了我们的首个目的地。

经过一夜休整,九号一早,我和小李乘索道十几分钟便到达山顶。与朋友安排的导游会合后,在他的带领下,依次去了锦绣谷、观音洞、三叠泉。“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导游说我是挺着大肚子在一个小时内征服2800个台阶的北方汉子。哈哈,他不知道的是,对老王来说,这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度简直就是毛毛雨,川西那边三四千米的山都不在话下。

庐山在黔、鄂、湘、赣、闽地区算名山,但它的风景不能说很美,也不能说不美,或许正是名气太大,心里的期望值就高,可实见真容要说它有什么奇特之处,还真一时半会答不上来。

身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能让人更多想起与之相关的,反倒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是秀峰马尾瀑;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庐山概貌,那一峰一岭一丘一壑,真是一步一景,千姿万态;毛主席为李进同志所写“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看景不如听景,庐山,果真还是更适合放在记忆中,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品味,又或许,我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游览完庐山,我们次日身处九江市。这是我第二次来九江,倍觉亲切。

第一站,我们来到98抗洪纪念广场。1998年,华东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汹涌的长江洪水在九江浔阳西路决堤。顷刻间,洪水倒灌入市区,全城百姓身处险情之中。就在这危机时刻,又是橄榄绿挺身而出,几百勇士跳入湍急的洪水中,胳膊相扣筑起血肉堤坝。军民们经过46小时的团结拼搏,终于化险为夷。为了纪念此次抗洪奇迹,激励后来人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九江市政府在决堤旧址上兴建了这个广场。历史虽已远,但壮歌留人间。

第二站,坐标浔阳楼。它是江南十大名楼之一,紧靠长江之滨,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它起初是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但随着历史变迁,时代进步,宋押司当年题反诗之地早已灰飞烟灭,只有那句豪言——“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在新建的浔阳楼上苦苦地支撑着。旧楼原貌不可得知,但现在的浔阳楼,说是参照着《水浒传》插图和《清明上河图》建筑风格设计的,外三内四,九脊层顶,四面回廊,龙檐飞翔,还算是相当气派的。

第三站,琵琶亭。来没来过九江,见没见过琵琶亭,但只要提及,就不由得让人想起白居易和他的《琵琶行》。没办法,名气太盛!

“慈恩寺下提名时,十七人中最少年。”这是对白居易当年科举高中的描述。白居易,是我们华州区乡党,少年成名,才华横溢,身居二品大员,三十五岁写了《长恨歌》,四十四岁出了《琵琶行》。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白大师做到了。可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做官就欠了圆滑世故之技能。在宰相武元衡遇刺后,白大师上书皇帝早日抓凶,被认定为越职言事,天子震怒,遂降职江州司马(相当于今日九江市副市长)。“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被贬翌年秋,送客于浔阳江的白居易,偶遇京城遭商人抛弃的琵琶女,不仅被她高超的技艺触动,更为她的悲惨身世感怀,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无限感慨。

有一种痛苦和酸楚的年龄,就叫人到中年。我们在唏嘘他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嗟叹自己呢?

12号大早,我们从景德镇自驾到南昌,前往滕王阁。

滕王阁,临江渚,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是谁?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据史书记载,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滕地(今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他曾在滕州大兴土木,建造楼阁,命名为“滕王阁”。永徽三年(652年),他改任江南洪州都督,又在此筑豪阁,仍冠名为“滕王阁”。由于时间久远,历经世代的风雨飘摇,从唐代至民国,滕王阁共重建29次。如今,这座宏伟的建筑是“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的杰作。

刘禹锡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此创作了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人云:“求财去万寿宫,仇福去滕王阁。”滕王阁历经上千年仍能屹立赣江边上,足见它在世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以及历朝历代对圣贤及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江西是个好地方,名山名水名楼众多,此行由于时间关系,只游览了这么多,以后有机会,定会再踏上这片风景胜地,去一一领略它别样的美。

作者简介

王西锋,1978年生人,临渭区人,笔名:那坡。事业单位就职。

来源:三贤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