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驾崩前,虽说有八子,活下来的也有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绶、皇七子隆禧和皇八子永干等六子。
但是,实际上以当时清朝所面临的那种内忧外患的环境,内有三藩,及忠于旧明的反清复明组织蠢蠢欲动,外有台湾郑氏虎视眈眈。因此,当时继承顺治皇位的皇子,他的年龄绝对不能太小,君主过于年幼,即使放在和平时期,这也是极不利于国家的安定,更别说此时的清朝并不安定,还有被汉人赶出中原的危险。
如此,实际上,当时对于顺治而言,为了维护大清的江山永固,他能选的就只有皇二子福全和皇三子玄烨,其余的皆不适合,因为最大的皇五子常宁,他也就只是四岁,皇八子永干更不到一岁。
这里就有人说,那如果这样说,更适合当皇帝的,应该是皇二子福全,为何会让皇三子玄烨去做皇帝呢?
首先,如上文所说,当时清朝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下,所以对于新君的选择是一定是要慎之又慎地,如若新君选的不好,清朝定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因此,当时的皇子若想要当上皇帝,除了要满足年龄要求外,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后台要硬。试想,如若让你一个毫无根据,在朝中没有效忠于自己的势力的皇子即位,他如何能去掌控这朝廷呢?又如何去稳固这天下呢?因此,新君的后台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福全和玄烨,谁的后台够硬呢?显然是玄烨。
福全生母宁悫妃董鄂氏,是满洲正红旗人,出身于满洲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喀济海虽只是一个长史,但其祖上却是显赫无比,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载:“有何合里(何和礼)次子多济理(多积礼)之长子喀济海,原任长史”,喀济海出身于满洲贵族,其祖父何和礼是后金开国名将,与额亦都、费英东、扈尔汉、安费扬古同为五大臣之一,其父多积礼官至正红旗梅勒额真(正红旗副长官)。当然,宁悫妃家世虽显赫,但到了顺治年间,却已是中落,朝中已无人为高官。
而反观玄烨,虽然他的生母佟佳氏是出身于汉军正蓝旗,但地位相对于宁悫妃董鄂氏要高了一些,但是无奈人家佟佳氏在朝的势力相对于宁悫妃董鄂氏要大的许多。她的父亲佟图赖是天聪、崇德、顺治三朝老臣,顺治朝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正蓝旗都统,而其哥哥佟国纲、弟弟佟国维,一等侍卫,顺治帝近臣。总的说,相对于福全,玄烨是朝堂有人,后宫有人。
此外,玄烨能做皇帝,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得到了孝庄的支持。当时作为清朝后宫的实际掌权人,在顺治濒临驾崩时,整个清廷无疑是孝庄最大,如若没有孝庄的支持,即使玄烨的后台再强,年龄再大,他也做不了皇帝。而在当时正因玄烨拥有天花的抗体,其他皇子却没有,所以基于这点,为避免幼君感染天花,突然驾崩,从而致使清朝的统治出现动荡,孝庄选择了支持玄烨即位为皇。
综合而言,康熙能即位,多半是因为运气,如若不是运气好,比其他皇子早出生几年,又抗过了天花,否则他断然无可能坐上这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