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他给我们留下了侠义精神,是永远的精神财富

2019-10-30     梦露居士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听到这个消息,居士我难过了很久很久。今天又是10月30日了,是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许多媒体都刊登了缅怀文章。比如人民日报发表微博,重温金庸笔下的武侠江湖。

现代中国文坛上,没有一个作家像金庸先生这样影响力巨大。所谓“凡有华人居住处,就有金庸在流行",不仅金庸先生的小说在华人世界中流行,而且他的作品不断被拍为影视作品,不仅中国两岸三地拍了无数的版本,外国,比如新加坡,也拍过。

金庸先生的追悼会上,很多政要献上了花圈、挽联,许多名人发文悼念。这一份哀荣,已说明了金庸先生的地位。

金庸先生的小说影响力为何如此大,他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呢?

居士我曾经在文章中说过,金庸先生写的虽然是通俗小说,是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武侠小说,但其小说的文学性、艺术性其实是很高的。金庸先生博览群书,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长处,并将其熔于一炉,凝聚为十四部武侠小说。

不过,金庸十四部小说的最大价值并非文学性,而是在于它的精神内核——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虽然对武功的描写十分精彩,富有想象力,打斗情节看得人血脉贲张,但是它的重点永远在“侠”而不是“武”。如果没有侠,那只能称为“武打小说”,而不是“武侠小说”。

到底什么是“侠”?这是一个流传了几千年,却又不断变化的概念。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了汉代几位著名游侠的事迹,写出了一篇《游侠列传》。虽然司马迁知道,游侠们“以武犯禁”,但他却仍在《游侠列传》中对游侠们的精神大加赞赏: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史记·游侠列传》)

司马迁认为,游侠的优点在于重承诺、轻生死、扶危济困,这其实代表了中国人的血性,代表了中国人对于强权的反抗。难怪倡导集权政治的韩非子要骂道:“侠以武犯禁”。

唐朝是一个浪漫的朝代,唐朝的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李白也向往有血性的游侠,他也曾学过剑术,《新唐书·文苑传》里说过,李白

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李白写过一篇千古传诵的游侠诗:《侠客行》。在诗中李白歌颂了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两位侠客:侯嬴、朱亥,将侠客的豪纵、慷慨、重然诺、轻生死描绘得淋漓尽致。

侠客一直被中国的文人们所喜欢,因为侠客代表了中国人心中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强权的反抗。而金庸先生是中国侠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在十四部武侠小说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侠,而且金庸侧重描写了侠客们对于正义的维护。

胡斐是侠,他为了素不相识的钟阿四一家,千里追杀凤天南,不论什么人都不能改变他的目标。

英雄难过美人关,像袁紫衣那样美貌的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不答允她是很难的。英雄好汉总是吃软不吃硬,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自不重视,但这般诚心诚意的服输求情,要再不饶他就更难了。江湖上最讲究面子和义气,周铁鹪等人这样给足了胡斐面子,低声下气的求他揭开了对凤天南的过节,胡斐仍是不允。不给人面子恐怕是英雄好汉最难做到的事。(《飞狐外传》三联版后记)

虚竹是侠,他虽然毫无主见,为人婆婆妈妈,但是能抛开生死毅然搭救段延庆、天山童姥,并因此学成了一身高强武艺。

一灯是侠,他为了救黄蓉性命,不惜损耗功力为她疗伤。

令狐冲是侠,他自知武功低微,却为搭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拼命。他虽行事荒唐,被人视为浪子,却是言必信、行必果,不顾个人生死,也不顾他人眼光。

洪七公是侠,他云游江湖,惩恶扬善,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心:

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好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射雕英雄传》三联版第三十九章)

郭靖更是侠,他将侠的扶危济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他和妻子黄蓉为南宋镇守襄阳几十年,抵御蒙古人的侵略,最后以身殉国,还传下了对抗蒙古人的倚天剑、屠龙刀。

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神雕侠侣》三联版第二十回)

郭靖的精神如此伟大,以至于叛逆的杨过在他的感召下也成了侠。杨过立志做一个像郭靖一样的大侠,他救王惟忠将军将军之子,杀奸臣陈大方,恐吓奸臣丁大全,搭救义士宋五……所作所为无不是行侠仗义之举。不过杨过却不让人称他“大侠”,因为他心中,只有郭靖这样的人才堪称大侠。

江湖上朋友见他和一头怪鸟形影不离,便送了一个外号,叫作“神雕大侠”。他说“大侠”两字决不敢当,旁人只好叫他作“神雕侠”。(《神雕侠侣》三联版第三十三章)

萧峰同样是侠,他为了阻止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侵宋,最终自杀于雁门关外。萧峰不仅为了宋国百姓,更为了辽国百姓,萧峰的精神,比郭靖更加伟大。

然而在今日,侠义精神已经没落,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已经不是扶危济困的侠客了。

武侠小说已经逐渐失去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玄幻、修真等种种网络小说。现在的那些网络小说,看上去与武侠小说极为类似,但精神内核却截然不同。

武侠小说颂扬的是扶危济困、舍己从人的侠客,而网络小说所描写的则是自私自利、无利不起早之人。网络小说中最喜欢写的桥段,是“扮猪吃虎”,是“今天你看我不起,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甚至是睚眦之仇便杀人放火。只有这样的情节,才会让读者觉得爽,只要主角做了一点点舍己为人的事情,就会被读者骂为“圣母”、“白莲花”。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加怀念金庸先生,怀念金庸为我们创造的那个武侠世界。

喜欢金庸作品的朋友们,欢迎加入我的圈子“金庸迷之家”。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圈子是属于各位金庸迷,包括:金庸小说读者、金庸电视剧观众。大家在此可自由讨论,梦露居士也会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见解与心得。

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各位同好,把酒言欢,谈论江湖之事,何其快哉。

在这里,你可以分享自己看金庸小说、金庸电视剧时的感悟。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梦露居士对金庸小说的分析,对金庸人物的品评,以及梦露居士续写的金庸武侠前后传。

购买圈子,可以获得专栏“金庸武侠前后传”+“梦露居士品评金庸人物”,单独购买共需43.3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zPhJG4BMH2_cNUgtm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