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缺乏合理的继承制度,所以在阳顶天死后,明教分裂,差点覆灭

2019-12-19     梦露居士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是武林中第一大教派,人才众多,实力雄厚。特别是前任教主阳顶天允文允武,将明教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以与朝廷的正规军相抗衡。

后来,阳顶天神秘失踪,明教进入“后阳顶天时代”。教中诸多高手争权夺利,明教陷入分裂之中。明教群龙无首,险些被六大门派围歼。

后阳顶天时代明教分裂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合理的接班人制度,事实上明教在缺乏合理制度的情况下能从北宋坚持到元末而不灭亡,真是一个奇迹。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接班人制度,因为只有良好的制度设计,才能保证每次领导人变更时,不会出现混乱。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教派、帮会,无不是如此。

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接班人制度呢?


首先,我们看看世袭制。

世袭制规定了下一任君主只能由上一任君主的后代担任。没有比世袭制更好的避免混乱的制度了。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丐帮,在帮主史火龙死后一度陷入混乱的局面,当黄衣女带来了史火龙的女儿,立刻稳定了局面。

但是光有世袭制还不够,在世袭制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君主的后代中固定一个继承顺序。

周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名义上延续了两三千年。这条制度如此重要,以至于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时,专门规定了“毋易树子”,也就是说不要更换太子。

嫡长子继承制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明确地规定了一个不可更改的继承顺序,这样上一任君主去世后,下一任君主可以毫无争议地登上君位。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的:

人们把王位固定由某几个家族世袭,并规定了一种继承的顺序,以免在老国王驾崩之后发生争议……宁要表面的平静而不要贤明的行政,甘冒把一个小孩或一个恶魔或一个白痴捧上王座的风险,而不愿在选举好国王的事情上发生争论。

事实上周朝的衰落,正是由于周幽王想换太子,导致太子勾结犬戎入侵,才有了平王东迁,揭开了春秋战国天下大乱的序幕。而齐桓公也是因为几个儿子争夺君位大打出手,结果被饿死宫中。


当然,一个江湖帮派搞世袭制可能不太好,因此可以试试世袭制的变种——顺位制。

所谓顺位制,就是设置一个固定的职位,比如副帮主、光明左使等等,凡是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就被视为下一任帮主。一旦首领出了意外,副首领就可以立刻接班,保证不发生混乱。

顺位制有世袭制的好处,可以避免权力交接时发生混乱,而且顺位的继承者可以事先建立个人威望,进一步确保局势稳定;又避免了世袭制的坏处,即继任者可能品德或能力不足以胜任这个位置。

但是顺位制也有坏处,如果继任者事先培养亲信,扫除异己,就可能提前夺位,危害到当前的领导者的地位。比如日月神教的东方不败,就对任我行来了这么一手,害得他差点在西湖底度过残生。

还有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指定制。

前一任首领在卸任或临终前,指定一个继承人,这就是指定制。我国清朝自康熙开始,就在使用这种方法,皇帝临终前颁布遗诏,指定继承人。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丐帮帮主洪七公身受重伤,便指定黄蓉作为继任帮主,让她拿着打狗棒去管理丐帮。

指定制自有其好处,只要首领有识人之明,他选出的继任者就不会太差。而且高层骨干们为了得到接班的机会,会对首领忠心耿耿,不容易发生政变。

不过这种方法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如果首领突然死亡或失踪,该组织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第二,首领在任时,每一个高层骨干都没有特殊的地位,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教主,大家都可以培植亲信,树立威望,组织内部会产生不同的派别,对继任者产生巨大威胁。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推举制。

当上一任领导者死亡或卸任时,由组织中有威望的长老们推举出下一任领导者,这就是推举制。很多较为原始的部族会采取这种方法。从古老的尧舜时代,到后来的女真、蒙古、满洲等等,都曾经用过推举制。当然,当这些部族接受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后,无一例外的抛弃了这种制度。

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制度容易造成混乱,卢梭指出:

若举行选举的话,选举期间就会出现危险的政务中断,会引起大风暴。(《社会契约论》)

特别是对于缺乏向心力的江湖帮派来说,这种风险尤其严重。比如《鹿鼎记》中青木堂推举堂主,就差点引发火并事件,幸好有总舵主陈近南作为仲裁人,才化解了这一风波。

《神雕侠侣》中,丐帮帮主鲁有脚意外殒命,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于是丐帮便用比武的方式选帮主,耶律齐最终胜出,这也算是一种推举制。丐帮此次选帮主也引起了不小的混乱,差点让野心家何师我(就是霍都)当上了帮主。

那么明教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呢?

看上去,明教的继承制度似乎是顺位继承制。阳顶天生前,杨逍是光明左使,很得阳顶天信任,阳顶天还把乾坤大挪移的入门心法教给了杨逍。要知道乾坤大挪移是明教至宝,一般只有教主才能练。所以在阳顶天失踪后,杨逍便以继任教主自居了。

但是张无忌在明教秘道中发现了阳顶天的遗书,在遗书中阳顶天让谢逊暂摄教主之位,日后谁找到圣火令,谁就能做教主。

看来明教的继承制度比较混乱。如果阳顶天想采取顺位继承制,就应该在生前赋予杨逍更大的权力,明确杨逍的继承人地位。如果阳顶天想采取指定制,就不该教杨逍乾坤大挪移心法。

阳顶天死于秘道之中,他的尸体无人发现,也没有人知道他指定谢逊做代理教主。于是明教继承制度混乱的缺点暴露出来了,并产生巨大的政治风波。明教内部四分五裂,光明顶上打成一团,才有了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事件。直到六大门派兵临城下,明教高层兀自争斗不休,差点被圆真(成昆)一锅端了。

因此,明教的分裂与衰落,根本原因是他们缺少合理的继承制度。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L3HIG8BMH2_cNUgW-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