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 奥运冠军系列报道之一 许海峰 第一人(下 )

2019-07-30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

中国奥运首金,这块金牌的分量非同凡响,它记录了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历史时刻,是中国体育在世界赛场上划时代的象征。那么,关于这块金牌以及获得这块金牌之后发生的事情,许海峰会带给我们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奥运首金”捐给了博物馆

励志,这个词,放在许海峰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从他身上,你能看到中国体育人艰难跋涉的足迹,能触摸到中国体育人奋发图强的脉搏。

许海峰参加了在洛杉矶举办的奥运热身赛,结果获得冠军,也因此获得奥运资格。对他而言,这可以算是他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三个月后,1984年7月29日,27岁的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项目上夺得冠军,这不仅是他个人首个奥运冠军头衔,更是中国人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是许海峰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体育的转折点。从那以后,许海峰“走到哪儿都能被人认出来,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




回国后不久,许海峰就把金牌捐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许海峰表示:“当时金牌在我手里拿了两个多月我就捐出去了,后来许多人说我是傻。但是我觉得,那枚金牌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国家给的,所以我应该捐出去。”

洛杉矶登顶后,许海峰又在多项国际赛事中斩获金牌,成为中国射击史上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当记者问他,究竟是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努力更重要时,他坚定地回答:“天赋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就做不好。

第三个就是学习,学习不光是对你做的这项事业,对处理任何问题都有用。

第四个就是钻研。你要想做一件事,你就要把这件事了解清楚。我在搞射击的时候,我就得研究,我认为射击的关键技术就扣扳机。枪支再稳,瞄准瞄得再好,扣不好扳机没用。要想扣好怎么办?要研究你的枪支晃动规律是什么,找到规律以后,你就可以在枪支晃动的规律中,扣响它。




“教练员要比运动员聪明

1995年许海峰因眼疾最终选择退役封枪,但他的射击事业并未停止,他开始担任中国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组主教练。“要打好枪,先做好人”,这是许海峰的执教名言。

作为教练,1996年,他的弟子李对红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运动手枪冠军。2000年,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他的另一个弟子陶璐娜在女子气手枪项目上获得首金,并获得运动手枪项目的银牌。从此以后,许海峰也完成了从“金牌运动员”到“金牌教练员”的转变,中国射击队也成为中国体育夺金大户和王者之师。

1998年,许海峰被任命为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组主教练兼副总教练。2001年初,他担任国家射击队的总教练兼女子手枪组主教练,成为中国射击队唯一身兼二职的教练。

我做教练,我就要研究做教练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教练员的好坏,是使你所训练的运动员在比赛当中能够打出他的水平,这个是教练的本职工作。你训练运动员成绩再好,比赛时候打不出,一点用都没有。对一个优秀教练的鉴别,就是他的队员出不出成绩。

每个运动员的性格特点、技术水平都不一样,就要因人而异,要把运动员摸得透透的。有的可以骗,有的可以哄,有的可以骂,各种办法都要用的。所以当教练员一定要聪明,要比运动员聪明才行。


为现代五项改赛制

2004年许海峰又开始了新的角色,调任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主管现代五项。“让我管,就要把这个项目做好。”短短一年后,中国的现代五项就取得了突破——2005年波兰世锦赛钱震华夺得男子个人冠军,这是中国现代五项在世界大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钱震华也成为首位夺得现代五项世界冠军的亚洲运动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仲满实现突破,拿到了中国击剑的首枚男子奥运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许海峰分管的项目,又拿到了两枚奥运金牌……

现代五项曾是咱们国家非常落后的,让我管我就要把它弄好。我就开始研究了,最后我研究这个项目适合中国人,我们现在处于这种情况是不对的,我就开始找原因。第一是境界低。第二是训练的比例问题。第三是比赛发挥问题。我分管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参加每一次国际比赛都有违规被扣分的,可以说我们的运动员连规则都不懂。我下了一道命令,只要违反国际规则是人为的,回来后按事故处理。有一次参加亚运会,我们运动员跑到离终点还有20米左右,停下来不跑了,后面的人超过他,就没拿到冠军。后来问他,你为什么停下来?你知道他怎么说?教练在这。因为训练时教练是站在终点的位置,比赛时教练没站到终点,他跑到教练所在的位置就不跑了,这不成了笑话吗?这就是五项出现过的问题,我们编了50条,并且是有名有姓。这些问题只几个月就全部解决了。我是2005年的1月正式管,2005年的8月我们就拿世界冠军了。2014年最好的时候,世界锦标赛一共七块金牌,我们拿了两块,其他所有项目都进入前三名。



退休后成为公益人

许海峰说,射击是内向型运动,他自己也比较宅,退休后几乎不再有其他运动。他也不用社交媒体:微信不开通朋友圈,不玩微博,不懂知乎。

退休后,买菜、做饭、喝茶聊天,逐渐成为许海峰的生活主旋律。虽然有“中国奥运首金”的光环,但随着退休,许海峰把罩在自己身上的头衔卸得很干净,只偶尔参加一些大型的公益活动,多与视力保护、推广射击有关,他称自己如今是公益人。

获得自由以后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在家做饭挺好,研究吃,做饭买菜就是身体锻炼。

现在重大活动我会参加,做一些社会公益的事情。前年、去年我参加的是青少年眼健康的活动。因为现在青少年眼健康是大问题,近视眼太多。了解后,我觉得还是家长、学校、社会不重视,实际上防止儿童近视是非常容易解决的,但是大家都没把近视当成是一种问题来认真的对待。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老年眼健康的活动让我去,老年眼健康也是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



通透人悟出人生道理

如今许海峰过着普通的生活,很多不熟悉的人,看见他会“嘴瓢”地叫不上他的名字,有时候干脆用“那个打枪的”来称呼他。做运动员前就在社会上“混”过的许海峰,对一切名、利已经看得很清楚,他也早就说出“任何行业任何人都有规律”的话。

养生也很简单,健康的人应该是有健康的心,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心理健康,你就健康了。

家中唯一的女儿,仍在闺中,女儿性格随了我,内向一些,并没有从事和体育相关的工作。一般做教练的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做运动员,成功的概率太低。教练带着自己的孩子,拿冠军的很少。我们有个游泳教练,教自己孩子三年游泳,教不会。孩子不听,也下不了狠手。问我怎么办,我说交给别的教练吧。结果一次就学会了,就这么简单。家长总是迁就自己的孩子。女儿大学学的金融,我会把一些方法告诉她,我姑娘还行,从小我没怎么管。

短短的采访,许海峰老师给记者的印象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作为老运动员、教练员的严谨、逻辑,从谈话中可以看出来,即便他的话被打断了,他仍旧会很清楚地告诉你,我除了一还有二、三。


董岩 文 孙贺田 摄影 张彪 封面题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uNbQmwB8g2yegNDgV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