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南一家医院接诊到一位22岁的女患者。这位女子被送到医院时,面色蜡黄且需要坐轮椅,经检查,BMI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kg/㎡)正常范围内为18.5-22.9)只有17,严重营养不良,因长期节食减肥已患得 脂肪肝。
随后,关于 “脂肪肝”的一系列词条登上微博热搜,今天,小康妹儿就来为大家逐一解答。
脂肪肝并非胖人专属
严重可危及生命
据 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笛医生介绍: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简单点说, 就是肝细胞内堆积了大量的脂肪,从而影响了肝脏正常功能。主要包括: 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特殊类型脂肪肝,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为常见。
然而在大众的印象中,只有胖才会得脂肪肝,为什么瘦也会得脂肪肝?
张笛医生表示:确实在 肥胖、营养过剩、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及长期过量饮酒患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
但是 肥胖只是脂肪肝的病因之一,瘦的人也可以出现脂肪肝。
瘦人如果长期过量饮酒和有基础疾病长期用药、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脂质代谢异常的疾病等原因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脂肪肝。
此外,很多瘦人因长期不正当节食、营养不良、热量摄入不足, 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体内缺乏葡萄糖等能量供应以及燃烧脂肪需要的消化酶,没有充足蛋白质摄入,肝脏无法合成足够的载脂蛋白等原因会导致脂质代谢出现紊乱,从而脂肪和蛋白质进入肝脏形成脂肪肝。
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脂肪肝,危及生命。
脂肪肝发病隐匿
被称为悄无声息的肝癌“前奏”
脂肪肝的症状多样,起病隐匿,发病缓慢。
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 很多患者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而 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 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便秘、睡眠障碍、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此外,少数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
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出现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张笛医生提醒:同时需警惕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相关伴随症状。
总之,脂肪肝 如果进展到肝硬化,可以出现严重症状,如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肝昏迷等, 少数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肝癌,因此脂肪肝也被称为“悄无声息的肝癌前奏”。
另外,据《生命时报》公众号文章: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的一篇综述表明,脂肪肝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涉及全身健康,不可忽视。
数十项荟萃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有以下疾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风险比一般人高64%,病情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2型糖尿病风险是一般人的2.19倍,尤其肝纤维化严重时,风险高达3.42倍;
慢性肾病风险是一般人的1.43倍,在晚期纤维化脂肪肝患者中,风险增加到2.9倍;
结直肠癌风险比一般人增加56%~204%。
4个人中就有一名脂肪肝患者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图源:微博截图)
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成人患病率介于 6.3%~45%,我国患病率也在25%以上 (部分地区可达到45%以上)。 也就是说全球约1/4以上的成人有脂肪肝,起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那么脂肪肝为什么会找上你?
张笛医生介绍: 主要病因为长期饮酒、由于遗传易感和营养过剩及其并发症 (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等)、特殊药物使用、妊娠、快速减重、长期营养不良、环境毒素等等。
诱发因素为:
1)体重增长太快、肥胖,特别是腰围超标的内脏性肥胖。
2)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
3)高热量饮食。
4)进食过快、太饱,不吃早餐,爱吃夜宵等。
5)缺乏体育运动。
6)吸烟、饮酒、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7)长期营养不良,快速减重等。
8)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
9)有脂肪肝家族史及一些特殊的遗传易感个体等。
那么,预防脂肪肝都有哪些方法?
一旦查出脂肪肝
应积极进行干预
一旦查出脂肪肝,应该到医院进行血糖、血脂、尿酸等检查及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筛查。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疾病的防治。
另外, 应该去除相关诱因,注意饮食控制,膳食要调配合理,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 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保证心情愉快等也很重要。
再者要慎用药物,部分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如果3~6月生活干预未能改善,脂肪肝患者或肝脏功能损伤较重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同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同时进行相关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监测及相关治疗。
本文科普医生
(点击可查看大图)
文/编辑:Mkiki
部分内容来源:CCTV生活圈 生命时报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123rf soogif
监制:黄利琴
审核:蓝岚
直播预告
点击图片,预约直播
健康科普,看四川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