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马上打响,但是这时候伟人却下令紧急撤退。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表示非常的不解,明明这一战志愿军胜券在握,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撤军呢?
事后所有的人反应过来之后,才发现伟人的英明之处,也正是这个决定,才保住了百万志愿军的安危,让中国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令美军统帅都钦佩不已,从此不敢在我们面前嚣张。
抗美援朝战争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命令?伟人为何要放弃抗美援朝的第六次战役呢?为何一向狂妄自大的美军将领都赞叹伟人的英明决策?这背后隐藏着哪些信息?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赞并关注一下,观哥带大家一同揭开这其中神秘的面纱。
大家好,欢迎浏览本期的观天下。
如果你也觉得伟人的做法很伟大,请在评论区表示大家对伟人的敬爱。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立国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我军歼灭敌军1.5万人,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的企图,初步稳定了朝鲜的战局,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整顿的时间。
后来在第二次战役中,又歼灭了敌军3.6万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失地,向北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为了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重大的一次胜利。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在第三次战役中,联合国损失了1.9万人,志愿军彻底解放了汉城以及三七线以北的地区,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力,加深了敌人在内部的矛盾以及失败情绪。
随后在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依旧获得大胜,两场战役总计歼敌16万人,以运动歼灭术应对敌军的大规模机械化穿插战术,迫使美军完全失去了对朝鲜战场的掌控权。
仁川登陆
随着第五次战役的结束,志愿军摆脱了当初的被动局面,粉碎了敌军发动第二次仁川登陆的阴谋。经过这场战役的较量,美国内部的反战情绪逐渐高涨,迫使敌人对中朝人民军队的力量重新作出估计,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但是在谈判中,彭老总发现,美军的谈判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拖延时间,这时候彭老总认为,这样下去对我方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便开始制定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
抗美援朝中美谈判现场
在彭老总认为,我方和美军的武器装备的悬殊是相当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于是,1951年6月11日,彭老总致电伟人,准备在八月份再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进攻。
1951年7月1日,中朝两国发表声明,称同意美军的谈判请求,虽然已经进入了停战谈判阶段,但实际上双方并未停止小规模的军事斗争。
朝鲜战争,美军视角下的影像
7月24日,双方谈判依旧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在敌人进行休整的时候,彭老总也在部署着第六次战役。
中美双方为此都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组建谈判小组,为即将到来的停战谈判做好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求志愿军不要因为谈判而松懈,以防美军突然发起的任何攻势。
至此,朝鲜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
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战士
时任志愿军副总司令员的邓华,因为熟悉朝鲜战场的形式,被选为了谈判小组的一员,跟随谈判小组前往开启与联合国军代表进行停战谈判。
其实早在谈判小组出发前,邓华就已经意会到,若是谈得不顺利,志愿军很有可能在八月份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作战。
志愿军司令员开国上将 邓华
7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下达了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针对美军构筑的防御工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将会采用阵地攻坚战的打法。
同时,志愿军还增加了炮兵和坦克部队,要求步兵、炮兵和坦克部队,进行初步的协同作战的演习。
抗美援朝美军的防御工事
邓华在与谈判小组到达开城的谈判会场后,与联合国军代表展开了谈判,但他仍然会抽出时间,对敌我双方的形势和力量进行信息分析。
彭老总预计在八月中旬完成最后的部署,在九月正式开展第六次战役,随着时间的推移,谈判越发变得艰难起来,中朝双方坚持底线,以三八线为停战军事分界。
开城
但是美军却仗着自己的炮火优势,要求中朝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做出让步,企图白得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951年8月18日,美国先行发动夏季攻势。8月24日,我中朝代表团遭到美军袭击,谈判全面停止。
面对美国的夏季攻势,中朝联军积极响应,展开阵地战,令联合国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快,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接连宣告破产,但彭老总预先制定的第六次反攻战役,却始终没有展开。
夏季攻势
这时候的志愿军在各个方面都与前五次战役产生了极大的不同。
首先,在第六次战役中,志愿军已经得到了大量苏联装备的有力补充,并且还拥有了一部分的制空权,后勤补给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在这次战役中,不会像之前一样只靠人力来进行后勤保障。
这样一来,志愿军打持久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也正是有了这些强有力的补充,才使得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挥官们信心十足,在兵力上的投入也远超前五次战役。
志愿军联合司令部
但是,1951年,伟人收到来自朝鲜的急报,第二天伟人便命令终止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要知道,当时志愿军13个军队已经集结完毕,正准备一举拿下联合国军。
但是,反常的是,发报的不是彭德怀而是志愿军副司令邓华。
邓华为何越级上报呢?
其实,我军此时的情况已然发生了变化。
志愿军副司令邓华
截止1951年6月,志愿军已经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歼灭敌军10万余人,逐渐瓦解了美军的作战斗志,而我军也因长期作战导致进攻乏力,一时间战争局势也发生了变化,战场明显转向长期化。
这个时候,狡猾的美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此刻的表面局势是双方处在僵持阶段,事实上,中朝军队只占据了三八线以南部分地区,但是美军掌握了大面积的东部山区 一旦美军跨过三八线,八月份便会发起反击,后果不堪设想。
三八线
而这一点,伟人在千里之外就想到,并及时向志愿军发出提高警惕的指令,停战问题因此被搁置了半个月。为了彻底打消美军的阴谋,伟人和彭老总一致决定发起第六次战役。
志愿军在收到命令后,开始着手准备,不仅加急修建了三座前线机场,还集结了13个军队的兵力,负责主攻,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五次战役,旨在一举歼灭美军的两大主力,一切已经蓄势待发。
抗美援朝前线机场
可就在这个时候,邓华突然叫停,因为在与美军的停战谈判中,发现美军不仅没有停止步伐,反而调来了一支先进的主力,一旦开战,结果无论胜负如何,我军都将损失惨重。
为此,他紧急向彭总司令发电报,建议终止第六次战役,可是几次电报往来依旧无果,但当时的形势刻不容缓。
影视剧中的彭总司令
无奈之下,邓华又向伟人发去了电文,并快速分析了开战的不利后果,只为阻止第六次战役的进行。若我军获得大胜的话,自然是好,但是面对全副武装的美军,我军即使取得大捷,也将损失惨重。万一失败了,我方不仅损失惨重,还会失去谈判的最大筹码。其次,从双方的后勤兵力上看,也有很多隐患。
志愿军在经历了之前的五次战役后,不仅粮草不足,而且兵力削减,其次,士兵的补给也是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最严峻的问题就是战争形势发生,之前的战役都是在山地进行,美军的顶级装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抗美援朝山地作战
但现在属于平坦地势,美军自然可以大展身手,而我军的胜算就更小了,而最坏的结果就是我军可能因没有攻破阵地被迫撤退,这对我军是相当不利的。邓华的这份电报也充分证明了周总理等人之前的担忧是完全正确的。
邓华的建议说白了就是避免大规模的战役,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伟人看到电报后,思虑了许久,他认为邓华的考虑不无道理,并对他大加赞赏。而且伟人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邓华在阅读大量的军事资料
就这样,伟人同意了邓华的意见,并电告彭老总,让其认真考虑第六次战役实施的可能性。正是在邓华的建议下,我志愿军便改变了传统的思路,由进攻转变为阵地防御战。
后来的历史证明,邓华的思虑是对的,伟人也是高瞻远瞩的。我军在阵地取得的战果是之前运动战的三倍之多,损失也减少了很多。面对志愿军的顽强阻击,美军始终无法突破志愿军防线,反而伤亡巨大。
防御战
在邓华看来,能以三八线作为停战界线,一定是战争的最好结局。
要知道,对于彭老总来说,取消第六次战役是他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可后来阵地战的成功也让彭老总不禁感慨,邓华真的是他的好帮手。
时隔一年,彭老总因病不得不回国休养,邓华被任命为了志愿军代总司令,经历了多场战役的他此刻更多的是自信和成本,最后带领志愿军完成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若不是当时邓华的那封电报,肯定会有无数的将士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志愿军战士远赴朝鲜作战
1953年7月27日,经过两年的对号,联合国军彻底对朝鲜战争失去信心,在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的催促下,参战各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至此,为期三年的朝鲜战争彻底宣告结束,尽管第六次战役最终并没有实施。
艾森豪威尔
面对邓华的提议,伟人当机立断,及时停止了第六次战役,震慑住了美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但是,作为“开国上将”的邓华,在朝鲜战争中打得美军投降,为我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何凯旋回国后又被贬职,直接降职到了当时较为贫困的四川做副省长。说起邓华上将,很多人说他是大器晚成类型的人,而且还被两大元帅看重。
邓华年轻时期照片
在1952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司令员彭老总的身体原因,没有办法只能退出前线,随后就是开国上将邓华接替指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还有金城战役都是他指挥的,直接将老美打得投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大将,为什么在回国之后的1959年突然被免职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呢?
上甘岭战役
据悉,邓华出生于1910年4月,生长于湖南省的一个村子里,与其他人相比,他的家境殷实,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1925年的时候,在长沙的一所中学学习,在这期间还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认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伙伴。
在刚接触到中国共产党的时候,邓华就非常认同党的理念,便在朋友的引荐下,于1927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没多久,老蒋就发动了“白色恐怖运动”,抓捕了大量的中国共产党员,一时间,上海与长沙就被这股白色恐怖蔓延了,邓华差点被捕,还好及时逃脱,一路逃回了家乡。
爱国学生运动
邓华看到了国民党这样的行为后,对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在家乡时,邓华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而且还暗中发展了很多的同志。
到了1928年,邓华参加了湘南起义,之后跟随朱司令到井冈山完成了会师。在红军中,邓华的职务一直都是政委,五次反围剿战斗他也都有参与。
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带领部队与红一团一同抵御国军三个师的进攻,激烈的战事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成功将对方挡住了。
湘南起义
随后,邓华经过党中央的批准,被红军大学录取,然而还没学习多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的长征路开始了,而邓华也跟着红军部队转移。
由于邓华在参加红军以来,担任的都是政委的职位,所以在军事作战方面一直没有闪光点。但是,在长征中的好几次战斗中,他的表现十分出色。
红军长征
而且在抗日战争中,邓华参加了平型关大捷,为抗日立下了不少功劳,虽然一直表现出中规中矩的能力,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他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
众所周知,邓华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直接惊艳了所有人,他的出色表现也让中央看在眼里。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没多久,邓华也参加了这场战斗。
辽沈战役
由于彭总司令的身体原因,所以不得不在1952年6月回国,于是,最终的指挥权就落到了邓华的手里,而他也不负所望,指挥了上甘岭等著名战役。
可以这样说,从邓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来看,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甚至对整个战局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就连彭老总都非常的看好他,可见他的能力不一般。
在战局结束后,邓华就回国了,在1955年时,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并且还担任着东北军区副司令以及沈阳军区的司令。
邓华回国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任职期间,邓华一直都兢兢业业为祖国的建设努力着,但是在1959年的时候,由于受到彭老总的牵连被撤职了。那么,这时候就有人问了,彭老总不是挺喜欢邓华的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1958年以后,彭总为林元帅辩驳过,一来二去就认为彭老总有叛党行为,于是秘密派小组去调查彭总。不久,彭老总莫名其妙地有了私通外国的罪名,被地方组织批斗,然后这个老人终日不得见阳光,失去了妻儿,失去了生存的权利,慢慢地停止了呼吸。
中国当代军事家 彭元帅
邓华和彭总关系好,可以说没有彭总的帮忙,邓华的官职就不可能如此快速地升上去。于是,调查彭总的综合小组矛头直指邓华,试图从邓华的嘴里挖到有关彭总叛国的证据。
邓华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极具正义感,面对这样的胁迫,邓华自然是没有放在眼里,但是受到彭总事件的影响,上头认为邓华留在部队是一种威胁,于是将立下赫赫战功的邓华降为四川的副省长。
邓华与他的家人们
得知,这一讯息,邓华部队的士兵为邓华感到愤愤不平,邓华反而觉得感到释然,所以他坦然接受红色组织的判决结果。邓华这种精神,应是我们新时代年轻人的楷模,值得我们效仿。
观哥不得不说,伟人和邓华都是军事天才,值得我们后代的钦佩,如今国泰民安,我们定当铭记历史。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官兵,正是他们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国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从那之后,哪怕是强如美军,也不得不对中国敬畏三分。
瞻仰邓华将军故居
赞同观哥说法的朋友们,请在评论区留下“伟人万岁”四个字。
虽然当时我国的经济没有美国强盛,但是,面对民族压迫,英勇的中国人民从来不会妥协。中国人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我国军民愿意为正义与和平而战的决心和信心,
在伟人领导的人民铁军手中,美帝国主义终将湮灭,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和尊严,必将照耀整个世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有人说这场战争是靠战士们不怕死的精神打赢的,观哥绝不同意。要知道,自从近代一百年以来,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像我们的人民军队一样,清楚地知道战争到底是为谁打的。
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战友当然知道生命的可贵,也一直渴望着和平。但是,为了祖国不受侵略,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挺直腰板,他们向敌人发出了属于新中国人民的怒吼。生义不可兼得,那就舍生取义。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了一群铁骨铮铮、百折不挠的英雄儿女。
抗美援朝胜利复盘
现在早已是21世纪了,不是以前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大清了,而这一切都是我国革命先辈们为我们打来的。
最后观哥愿祖国越发强大。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观哥感谢大家的浏览,祝大家恭喜发财,万事顺遂。观哥后续会推出更多优质的内容,请持续关注观哥吧,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