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创始人

2022-06-13   枫叶谈古今

原标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创始人

赵、魏、韩,秦、齐、楚、燕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秦笑到了最后。但是灭六国,颇费周折,最费力的就是赵!

赵国成为了中原最后的门面,扛起了中原抵抗强秦的最后一百年。

之前赵国混得不是特别牛,不上不下,直至赵国来了一个真正能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话事人——赵雍,赵国这个长期走熊的股票开始腾飞了。

赵雍仅15岁,高中生的年龄,胡须还没长齐呢。父亲赵肃侯也是多年来与六国抗衡不落下风的狠角色,他撒手逝去,魏,楚,秦,燕,齐,每个国家都派了万人规模的精锐部队去参加他的葬礼。

赵肃侯在位这二十多年,赵与魏、齐就一直冷若冰霜分外眼红,这次五家派兵奔丧,也是老冤家魏惠王挑的头。

周边的狼龇牙咧嘴,继承人却又这么小,主少国疑。赵肃侯走人之前,还是留下了一些政治遗产,其中有一个重臣,水平嘛不敢和后世的卧龙相提并论,但是算是低配版的卧龙吧,此人是肥义。

他给赵雍提出了摆平五路人马的方案,颇有无间道里倪永孝的神韵。

首先赵雍命令全国处于戒严状态,全国四个重镇,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一级戒备,准备随时战斗。

然后重金贿赂越国出来捣乱,攻击楚国,让楚国无暇分身来找赵国的麻烦;

又不吝金钱对楼烦王许以重利,让楼烦王派兵骚扰燕,燕本来就是趁火打劫的,看到楼烦王稍有动作就马上缩头了;

楚国和燕国摆平以后,赵国又去找韩、宋联盟。韩和赵有姻亲关系,而宋经常被魏齐楚欺负惯了,所以赵抛出橄榄枝,也乐于结盟。剩下的三国——魏、齐、秦和赵、韩、宋要是真正开打,却不敢担保谁对谁有压倒性的优势。

准备工作做好了,赵雍露出獠牙,他强硬地对五国军队说,给老子滚,别在我国边境溜达,都给我站好了。只允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

五国使者入赵后,见赵国精锐云集邯郸,威风凛凛,摩拳擦掌,刀枪嚯嚯,一副玩命的架势,吓得马上吊唁后,屁颠屁颠回去向各自国君报告情况。

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年仅十五的赵雍挫败了。他经受住了严峻的政治考核,正式继位,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

赵雍此人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扭转历史轨道的君主。他为赵国留下一个如雷贯耳的名词:胡服骑射。他早早地无师自通,深知枪杆子出政权这个精髓。

但这个政策从提出到施行,不是一句话说换上胡服,跨上马射射箭就可以改革成功了,中间大量的工作和推行,都是鲜为人知,且复杂多端。

他接手的赵国,是个内部矛盾极其严重的国家。赵国北方的大同、南方的邯郸都是分裂独立各干各的,文化势力不同。而且赵国大部分人身上流淌胡人血统,天生就是喜爱打打杀杀好勇斗狠。

北面的大同、南面的邯郸,再加上安插在赵国领土中间的中山国。

赵雍想要将大同和邯郸连成一片,给老子凝聚起来!奈何中山虽然不是强国,但由于处于赵国的心脏地带,齐、燕一直把中山作为牵制赵国的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属于幕后大boss。赵雍志比天高,决心在他任期内,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

决心下了,但赵雍遍观国内,发现国家武力值不咋地,是因为赵人宽袍大袖,行动极为不便,只有穿戎狄衣服,练骑马射箭,才能真正的改造赵国。

决心下了,做起来却极其困难,各方面的利益博弈和天价成本嘛!

穿胡服,容易让人笑话,胡服是披发左衽,头发散开,衣襟左开,右面压左面。这是游牧民族的衣着服饰,在我们看来太粗鲁,太非礼了,代表着野蛮落后。

华夏民族则是束发右衽,看着就有礼貌,也被自认为是文明的象征。

骑射成本也高,步兵转化为骑兵,首先需要良马、骑射培训、骑兵的装备。人和马的花费很贵。光训练骑射,就需要天赋,功夫,金钱的大规模投入了。

一个骑兵必须要有两匹马,用特制的骑兵弓,配备不同用途的箭,要有长刀和短刀,夜里御寒的皮蓬和可供长途奔袭的口粮和水。培养骑兵的开销等于十个步兵。

马也要吃东西的,想要战马膘肥体壮,必须要吃好的,一匹马等于十个士兵的口粮。马的胃口也是吓人,一直吃个不停,比养牛养羊还要费钱。

马和人的口粮装备都解决了,后勤呢,马和人生病了,受伤了,也需要有人治疗、服务。

胡服骑射,实际上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动作。

赵雍为什么非要组建一支骑兵部队作为头等大事呢?因为他要在他任期之内,做一个称霸中原的霸主。

赵雍比商鞅更加缓和理智,他没有一上来就强迫大家全民改革,就是循序渐进搞试点。

先将镇守边关的守军们打造成正式骑兵,给丰厚的待遇,让全赵国军队看到首先提拔成骑兵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赵国的工艺水准在七国之内是顶尖的,走在时代前列的。

制造出来的武器比别的国家更加锋利,防具比他们更加结实,再加上培养出一大批骑射部队,不管强弱,都不会虚。

最后要检验检验骑射的真材实料了。

赵雍亲自带队,率领他的骑兵部队从赵国南部向北进攻中山国,在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大败中山国主力部队,然后从南至北横穿中山国,到达赵国的代郡。

武灵王十九年,赵雍正式下令:全国易服,选拔骑射。

胡服骑射的战略构想终于得以实施,大同邯郸南北两派终于坐在了一起,成了完整的赵国,一起向隆隆国力策马奔腾。

赵雍还有更深的目的。

原来的步兵和步兵将领要想转为骑兵,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同时,赵雍还招募大量的胡人外援,充实到骑兵队伍中,不分种族,没有歧视。

军官骑兵的选拔权力都由赵雍亲自把控过问,时间长了,他就牢牢控制了指挥权、人事权。

赵雍还命人对全国的户籍和牛、马等大型牲口进行了普查,建立了可靠的管理体系,也借助这次普查与统计,将过去宗室贵族和地主隐瞒的人口都查了出来,从而扩大了国家掌握的税源和劳动力资源。

自武灵王继位,到第十九年启动变法,控制国内政局,统一南北两派思想,再到十一年后彻底打通全国疆域版图,并北扩疆土,西压秦地。

三十年间,赵雍完成了前面几代赵王想完成却没有完成的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