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近50%!查出感染到底要不要“杀”?

2023-06-21     四川名医

原标题: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近50%!查出感染到底要不要“杀”?

经常出现口臭?

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作怪吗?

很有可能!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最典型症状就是口臭,幽门螺杆菌可寄生在牙菌斑中,在口腔内感染,直接产生臭味代谢物。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 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

感染7亿中国人的幽门螺旋杆菌

到底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 唯一可以在胃内高胃酸浓度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它通过自身生产特殊的尿素酶,释放一些碱性物质如氨类,中和胃酸,制造生存环境。

碱性物质以及细菌的繁殖都对胃内环境以及胃壁结构造成破坏,导致患者出现 慢性胃炎的症状,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胃壁糜烂病变出现 胃溃疡,甚至是 胃部恶性肿瘤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中也指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相关的致病菌,具有传染性幽门螺杆菌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感染率有较大差异,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而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新发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径。

这几类人

尤其要查幽门螺旋杆菌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和耐药率高的特征。对于存在危险因素人群,每年1次的幽门螺杆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存在危险因素人群包括

1、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

2、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

3、60岁以下患者存在未经评估的消化不良症状的人;

4、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奥美拉唑等药物的人;

5、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人。

目前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筛查方式为尿素呼气试验。其他筛查方法包括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测等。

幽门螺旋杆菌

到底要不要杀?

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治疗上有两种情况:

1

没有症状

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此类患者无需过度治疗,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

2

出现症状

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或检查出胃部溃疡已经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则需要接受医生正规完善的治疗, 不可擅自用药,也不建议私自中途中断治疗,以免增加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加大治疗难度。

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与否的判断,主要还是建议大家及时就医,请医生做出一个专业有效的判断,不要自作主张,以免过度医疗或延误病情。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目前主要是采取四联疗法,即一种抑制胃酸药物+一种胃黏膜保护剂+两种以上抗生素。

在治疗期间用药量较大,种类较多,过多的药物摄入也同样可能加重胃部不适感,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中成药制剂,帮助杀菌并缓解胃部不适感。

生活中如何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要做好这些事: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餐饮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

2

多吃新鲜食品

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

3

忌辛辣,少饮酒

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

4

定期体检

对于一些特定人群要加强筛查。 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增加健康体检的频率,加强对幽门螺杆菌的筛查防治。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也要及时检测。

编辑 | 慢慢

来源 | 综合健康时报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cc297dc21a8d05ef0106e7f2cda2b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