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老旧公厕华丽变身270° 转角花园,看城市“新靓点”如何打造?

2022-02-17   睿途旅创

原标题:魔都老旧公厕华丽变身270° 转角花园,看城市“新靓点”如何打造?

如今的公厕已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脸”,有的时尚简约矗立街头,有的红砖绿瓦点缀小巷,有的身披绿衣融合自然。它们与周边的环境相互协调,用自身形象讲述着与这座城市的故事。小小一间公厕,将成为公共服务浸润生活“最后一公里”的见证。

位于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和五原路交叉口的乌中公厕,是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规模最大的公厕之一,服务于周边居民和众多商铺。同时,它的一楼兼有垃圾转运站功能,二楼则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憩空间,是“网红街道”背后的“无名英雄”。

去年9月,作为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项目,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综合服务站通过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向全社会征集改造方案,提升街区生活的空间品质。近日,乌中公厕已改造完毕正式对公众开放。

乌中公厕通过“针灸式”微更新改造工程,成为一座270°的转角花园,外立面是白色+清新牛油果绿,自带一股文艺气息。绿意盎然的花墙成为门面担当,给沉闷的冬天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

据设计师介绍,设计灵感源于上海里弄“花街美巷”的记忆: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被路边那些越过围墙的蔷薇花所吸引。改造场地恰好位于十字路口的转角,希望市民能在此遇到一个花草馨香的城市公共空间。

此次改造将原本的洗手台合并为一个半室外的公共洗手台,做了高低台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并配有化妆镜。水龙头和洗手液都是感应式,并保障水温,冬天再也不怕洗手冰凉了!此外,还贴上了“七步洗手法”,提醒疫情期间特别注意手部卫生。

男女卫生间在这里分流,管理员也能很好地管理入口。公厕内设置了光触媒除臭,可有效杀菌消毒,避免人员流动产生的交叉感染;降解挥发性有机有害化学物质。

调整第三卫生间位置,空间变大且更靠近主入口,方便老弱病残及带小孩儿的家长快速进入。

针对附近养狗遛狗的市民居多的情况,这里还设置了宠物粪便收集箱,并配有可降解的垃圾袋。

二楼为环卫工人休憩空间。重新改造后变成一个温暖、友好的休息空间,让户外工作者在这里也能透一口气、享受美好生活。

室内通过增设长沙发椅、会议桌与更多的收纳柜,重新组织公共部分,并对办公室与公共区域的隔墙进行调整,使整个空间感觉更加宽敞。

这里不仅是公厕,更是一座综合性服务驿站。忘带口罩了、不小心摔破了皮……这里的便民服务箱免费提供创可贴、棉签、卫生棉等应急物品。

改造完成的乌中公厕,可以实至名归地被称为一座“花园公厕”!

这里是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规模最大的公厕之一服务于周边居民和众多商铺看看改造前的模样还真的是大变样了!

改造前的乌中公厕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公厕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双提升,一座座充满各种各样美丽元素的公共厕所诞生在申城的各个角落,逐渐成为靓丽风景线的一部分。2021年,经过市民和专家的投票评选,一批上海“最美厕所”和“特色厕所”最新名单出炉。

零陵路682号公厕外立面形似“泳池水浪”

零陵路682号公厕“独具匠心”,因毗邻徐家汇体育公园,其外立面采用了形似泳池水浪的设计。到了夜晚一片温柔的暖黄色灯光从幕墙后透出,代替了传统公厕蓝白色清冷灯光,让市民在夜间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步入公厕内,地面的动线设计、顶面的灯光线条、厕间的创新标识,瞬间让人置身运动赛场。

雪绒花路公厕展现“临港勃勃生机”

临港新片区的雪绒花路公厕,则是又一座景色智慧相融、多彩缤纷的智慧化公厕。正外立面采用镀膜玻璃,即保证了通透性,又能突出自然采光的效果,低碳环保。左右背部外面采用户外烤漆艺术玻璃及冲孔铝单板花卉图案,象征了临港新片区勃勃生机,积极向上的景象。

在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今天,公厕管理的“温度”更多地体现在人性化保洁和服务上。

天镇路公厕打造“爱心妈咪小屋”

天镇路公厕积极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打造了“爱心妈咪小屋”,设置了儿童专用的小便池和坐便器,安装了婴儿护理台、幼儿座椅。极具人性化的配置有效解决了怀抱婴儿市民如厕的不便。休息区域还设有沙发。

公厕提供免费厕纸的基础上,设置了免费人脸识别取纸和品牌纸巾售卖机,满足个性化需求。公厕内还设有便民箱(母婴)、便民伞、雨伞存放处、冷热饮水器。洗手台边摆放了杀菌洗手液、护手霜和精油香氛,充分体现出了细微之处的贴心服务。

长宁路2411公厕满足“亲子用厕需求”

长宁路2411公厕坐落于苏州河畔,该公厕设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厕外有加长型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进出;厕内设备设施齐全,每个厕间都安装了可伸缩安全扶手;设有第三卫生间,满足亲子用厕需求。公厕安全安装高科技环保除臭器,确保了厕内无异味。这里每日对重点部位加强消毒清洁,厕内还张贴了防疫小知识,文明用厕的标语及海报,并配有绿化盆景种植。

政悦路公厕引入“智能化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公厕也在逐步迈入智慧时代。政悦路公厕融合独特湿地资源,妥善安置入口大树;利用科技赋能,终端显示屏、厕位监测、智能报警、光氢离子化杀菌除臭等装置帮助实现公厕精细化管理。这里收集屋面太阳能源为洗手池热水和及户外地灯供能,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屋面排水引导用作绿地灌溉,使空间焕发新的活力。

公厕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对公厕的全过程和闭环式的精细化管理,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智能、更人性的服务。

厕所虽小,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方寸之间的安心舒适,体现在这小小的卫生间里。有这样的“小确幸”,你爱了吗?

文章素材来源:文汇报、东方网,侬好上海,由睿途旅创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