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一个柔软的圆|当我开始爱自己

2022-06-03     简单心理

原标题:“自己”是一个柔软的圆|当我开始爱自己

1.越长大越不自信,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别人会喜欢我吗?

2.朋友只是随口吐槽,我却因为担心失去朋友而不敢反驳;

3.想对自己好一点,于是几个月的工资都没了,不停买买买;

4.不想卷了,躺平算不算爱自己?

5.总是别人的需求先于自己,总委屈自己,该怎么办?

……

以上5个场景和问题,有几个戳中你?大家觉得什么样叫做爱自己呢?

5月25日是全国心理健康节, 简单心理&简单森林发起525《当我开始爱自己》系列公益直播,邀请了4位简单心理、简单森林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连续4周的主题直播,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于“爱自己”给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一场直播中, 简单森林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咨询师周正朗向我们介绍了 “如何开始爱自己”

01

可以爱自己,

也可以选择不爱

为什么要爱自己?

心理咨询中比较少问来访者“为什么”,避免质疑一件事情或一种状态的正常性。但在“如何开始爱自己”的主题下讨论“为什么”,目的是希望在一开始置入一个前提: “爱自己”无论好或不好,不是一个必然要求,而是一种选择。

图片来源:《出租什么都不做的人》

思考“为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我非做这个事情不可”的压力——在一个好像普遍倡导大家爱自己的环境中,我也选择可以不爱。

02

“自己”离“我”更远

当我们在讲“我是什么”的时候,好像能够嵌入所讲述的故事,比如说“我要去喝水”、“我特别喜欢…”、“我不喜欢…”、“我要去做…”时,我们容易感到所讲述的这些故事和“我”是融为一体的。

而“ 自己”似乎离“我”要稍微远一点,可能指代着身体、想法、情绪、关系。

“我”今天吃东西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舌头——好像把“我”和“自己”看作了主客体。

有时我们内部会分裂出两个自己对话:一个说“饿了?点份炸鸡”,另外一个说“你又重了知道不?”——哪个是“自己”?

我们会说“自己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自己”来代表一些关系,划定一个边界。

妈妈会说“照顾自己的孩子辛苦但是也值得”——一部分的“自己”感觉到“我”很辛苦,另一部分的“自己”是觉得照顾自己的孩子是“我”愿意做的,就好像某一部分的辛苦被消解掉。

……

可以留意一下,当我们在其他情景下提到“自己”这个词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不一样,而有更多的空间?

图片来源:《突如其来的假期》

03

“自己”是一个柔软的圆

“自己”好像是一个以“我”为圆心,半径不一定相等,画出的一个圆。这个圆是柔软的,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形、状态发生形变。

邀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做一个小体验:

感受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比如我们的手指——和视觉听觉嗅觉不太一样,“触觉”是需要我们主动才能获得的感受。

当你不去看它,也不用它按压的时候,它会有什么感觉?

静静摸它一会儿,是凉还是热?

按压它,是胀还是麻,或者其他感受?

按压旁边的手指,这个手指还有感觉吗?

在这个体验中,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有感觉,恰恰表明 我们以为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实际上它并不那么清晰。

图片来源:pixabay

其他关于自己的部分对每个人来说也未必一样,有些人若有似无,有些人觉得模模糊糊,有些人非常清楚,有些人则拥有“松紧带”。 在这个边界上发生的交互,是我们体验到“自己”的时机。

04

“爱自己”是状态回调

“爱”是很有情绪能量的词,当我们说到让自己开心,接纳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好像总会提到一些行动式的字眼。 “爱自己”的过程有状态的调整,好像要从一个状态到另外一个状态。

如果说“爱自己”是一种状态回调, 一个平稳状态就是我们“爱自己”的前提参照。去寻找一个平稳的状态,知道自己怎么样是舒服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每个人来讲都很重要。

正念是一种我们可以用来找到平稳状态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阅读,或借助别人的经验比对自己,或寻求专业的心理服务。

图片来源:《出租什么都不做的人》

了解自己可持续的、稳定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有一定的幸福感,但又不是太嗨的那种状态——这可能是爱自己的基础。

05

遇到“障碍”才能感觉到反作用力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忽然和自己说要爱自己。 就像遇到障碍才感觉到反作用力;有东西打断了自己之前安全、稳定、平静的存在状态时,状态才需要回调。

如果说一个人的情绪像一个正态波状图,线上面是开心的状态,线下面的是一些负面的状态,我们常常是在下面的状态时,会想要往上走。就是这时,我们会想一点办法,或者至少把这个口号喊出来——我要开始“爱自己”了。

例如,疫情的大环境和我们自己发生交互,产生了状态的变化时;我们拖延任务时;在减肥这种对自我要求无法达成的时;与其他人相处发生冲突时……这些情况下我们都会有相当多负面的感受,需要一个回调到安全、平稳状态的过程。

图片来源:《布鲁克林》

06

可以说“不”,

“是”才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体的边界、关系的边界。我们也有改善自己的体验的方式、回到安全平稳状态的方法,每个人都是专家。

周老师分享了个人常用的5个方式,大家可以试试看:

1. 正念

除了上文提到的帮助我们找到“平稳状态”,正念还能帮助我们感知自己当下的感受,感知自己的身体。“在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观察、体验“自己”,但又不嵌入、不评判,其实在日常生活较少有这样的契机。

2. 自传写作

不是名人同样可以写自传,它可以帮助我们 构建个人叙事,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我为什么成为今天的我”,跳出当下或以前的情境去“看见”我自己,再去感受“我为什么会有后来的行为和成长”,理解“我是什么样”。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多一些对自己的同情、抱持和慈悲心。

图片来源:pixabay

从自己最能接受的小步骤开始,每天写多少字让你感觉到压力最小,就写多少字, 不必用很严格的框架把自己框住。

工具不限,可以用手机,在等地铁的时候写一写;亦可以用语音转文字。每一个人表述的状态不一样, 无论是写下来还是说出来,希望能给自己去创造一个输出时感觉到最放松的状态,感觉到没有压力的去开始。

如果有条件,推荐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给自己一个空间去回应。

可以以团体的形式进行, 和能让你感到安全、可靠的小伙伴一起,可能更容易起步,也多一个机会知道在别人的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可以采用共享文档,互相能看到对方写的内容,但 做评价,仅表述自己的感受。

3. 撸猫

“无条件的爱”是我们追求的,有时让我们觉得遥远,有时又觉得宠物就能够为我们提供。“我自己过了三年,不如我养狗养半个月”,当感受到我对它、它对我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自己作为“船”在世界上漂泊,小动物们成为了我们的“锚”——也许觉得自己晃晃悠悠,但是知道锚就固定在那里。

图片来源:pixabay

4. 找小伙伴吐槽

吐槽可以释放我们的 “情绪的蓄水池”,预防或者舒缓情绪之水漫溢出来,而不是直接粗暴地压抑。在这一点上,吐槽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过程,能够帮助 保持对自己情绪的感受力,而不会失去享受喜怒哀惧甚至是爱自己的能力。

5.运动

哪怕是下楼散散步,抬头看看天,尝试规律地运动, 在承认“自己”这个圆的有限性下,尽可能地过好每一个当下。

欢迎和简单森林分享更多“爱自己”的方式。 如果打算开始尝试新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回调状态,建议大家小步走,慢慢切入。

图片来源:《爱你,西蒙

最后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可以说“不”时,“是”才有意义(Carl Ransom Rogers)不管是多好的东西、多动听的道理到你面前,你始终都有拒绝它的权利,这也是对于“如何开始爱自己”的另外一种同意。

如果你错过了 525《当我开始爱自己》系列的前两场直播,可以下载 【简单心理APP】观看独家回放。

接下来的两场直播欢迎到 【简单心理视频号】预约观看:

第三场:

时间:6月8日(周三)晚20:15

主讲: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侯琦宁老师

主题:《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更好的相爱》

第四场:

时间: 6月15日(周三) 晚20:15

主讲:简单森林咨询主管朱春雄一老师

主题:《爱自己从了解自己开始-MBTI专场》

如果你需要更多方法“开始爱自己”

“简单森林”可以为你提供专业帮助

科学评估·循证有效·专业团队·隐私保障

关注服务号了解或预约线下心理健康服务

“阅读原文”立即领取 150元心理评估优惠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c1fe7d405dc9bdba42ecc400359f2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