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养了小动物,最不愿意面对的,可能就是“它只能陪我们 X 年时间”。
许多用户曾给我们投稿,描述“自己跟宠物告别”的时刻 。不管是死亡、走失、分离……失去毛茸茸朋友,都是一种悲痛的过程。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丧失?本期简单聊聊,就邀请编辑们聊了聊自己告别的经历。
丧失小毛孩子这件事
伴随我整个无力的童年
妈妈说自己很喜欢狗,喜欢养狗。小狗伴随着我的整个成长过程。我很爱他们,但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他们,这其中伴随着我深深的无力感。
因为长大后看,妈妈对狗真的很不负责。
有因为搬家哄骗我和狗分开后把它送人的,有因为出门吃到坏东西毒死的,有因为爸妈出门做生意,把我和狗寄宿在亲戚家而没有被照顾生病死的。一只又一只,他们全是陪伴我的当时最好的朋友啊。
工作后我开始萌生一个念头,想有个房子,有个院子,去接一个小奶狗回家,把他从小照顾到大,再照顾到老去回汪星。我迫切渴望从那种无力感中挣脱出来,但同时也有自己“照顾不好又死了怎么办”的恐惧。
前些年妈妈又养了两只狗,我忍不住地叮嘱她要好好照顾,不要再让那么信任她的狗失望了。可还是走丢了一只,另一只生病坏了眼睛。我的愤怒再也压制不住,我大声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就是不能好好照顾它们,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就像你照顾不好我一样”。
这句话喊出口后我才意识到,童年时没能保护心爱伙伴的无力感还是蔓延到了成年。对妈妈能够照顾好一切的期待,转变成了失望和愤怒。
近两年平和了些,再去看妈妈真的像对待小狗一样没有照顾好我吗?也不全是,她给了我很多很多爱,只是没能面面俱到。我能原谅她并不是个完人,但依旧不能原谅她对小狗的不尽全力。
养一个小毛孩子这事对于长大的我来说越来越重要,除了很怀念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爱他们外,它还牵扯到了我的愧疚,对无力的反抗和我的某种说不清楚的成长。但也越来越害怕,怕自己会是个不可靠的人,怕自己负担不起一份承诺,怕自己会面对“现实”时不尽力,甚至到了恐婚恐恋的程度。
直到两年前的一个快要下雨的晚上,一只小黑猫跑到了我的脚边,我把他带回了家,养得很好。
流泪是因为还没有遗忘
“闺女,给你说个事情,咱家两只小狗……走了……”
从我爸嘴里得知这个消息,距离狗狗去世的那天,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那天是中秋假期的前一天,我以为所有事情都会像寻常一样:我坐上高铁回到了家,我爸会开车来接我,两只小狗隔着老远就能分辨出我的脚步声,在进门的那刻,冲向我的怀里……但最终却变成了,我在回家的车上哭到泣不成声,瞥见后视镜里,我爸也在默默擦眼泪。
随后的几天假期里,我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度过的。躺在床上,眼泪会时不时地溢出来,哭得太累了,就盯着天花板发呆。偶尔我会产生幻听,听到两只小狗偷偷溜进我房间的脚步声,可撑起身体往房门口望去,却什么都没有。
不记得这种强烈的悲伤持续了多久,也不记得我是如何让自己慢慢接受“小狗离开了”的事实。但过去的三年直到现在,只要我一向朋友描述这段记忆,眼泪就会不可抑止地流下来。
我知道,这是我短期之内完全无法抹去的创伤。
有一段时间,我很抗拒主动回想任何与小狗相关的记忆,就是害怕那些悲伤和泪水总是会将我淹没。直到重新看了一次《寻梦环游记》,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真正的死亡,是这世上不再存在任何记得你的人”。
“痛就痛吧,大大方方流眼泪也没什么关系”,现在我总会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这句话。心痛是因为还记得小狗毛发的触感,还记得她们坐在我腿上的重量,还记得她们舔我手心时,舌头尖传来的湿哒哒的温度……
只要我还会流泪,就代表着这些记忆我从来都没有遗忘。
《万物生灵》
ex 把猫带走了此刻我疯狂共情袁立偷狗的行为
在这说“分手后猫归谁”的话题,可能不太恰当,毕竟猫还活着。只不过“见不到”的心情是一样的。
茉莉是 ex 的猫,但基本是我养大的,跟我最要好(然而问题也根本不是跟谁好,而是 ex 不主动学习科学喂养,我担心茉莉的老年生活没保障)。我不在时 ex 趁打包行李直接把猫带走,后面发现被拉黑,茉莉的朋友圈也看不到了。我就是那时候深刻理解为啥网友说“恋爱不爽可以分,但猫绝对不行”。
分手本身或许会造成情感创伤,但失去猫是一种彻底的被剥夺感。因为小动物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人有很多自我意识,猫没有,所以她一点也没有自私的那面。人有很多界限,而猫是无限的,茉莉在“如何活着”的问题上方方面面都是我的老师。每次抑郁的时候,茉莉都会用自己毛茸茸的小肚子阻挡我掉落。我在小猫身上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并第一次感到自己可以全然地爱某个生命(而丝毫没有厌恶感)。
无奈猫是“私有财产”的观念实在太根深蒂固。没有人类定义中“自我意识”的动物都没权决定自己的人生吗?茉莉又不会讲话,如果有那种“同时喊猫看猫走向谁”的法律程式,她的第一志愿肯定是我。
此刻我疯狂共情袁立偷狗的行为,然后也能理解为啥两个人都闹掰了但为了孩子还是可以合作成为“负责任的父母”。
是不是应该谈之前就拟好《宠物监护权约定书》?双方细致规定 co-parenting 的章程(比如日常开支、医疗费、分手后依然可以看猫等)。
现在说什么都是马后炮啦。悲伤是爱的代价,我选择承受(但我觉得这种与小动物分离的悲伤原本是可以通过提前协商来规避一部分的!)
《戴洛克小镇》
小猫咪的遗愿清单(妈咪帮忙定制版
那天看到综艺里面说,“不要预支悲伤,不要提前去预设那个离别”。
《向往的生活》
我和很多宠物家长一样,都预演过跟小动物的告别。甚至于虽然小猫咪还在,但我已经安顿好了后事。
我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想象它离开我的情况,来缓解它真实离开那天的遗憾和悲伤。
1. 虽然只有十几年,但也要每天都很开心地活着。
2. 提醒爸妈一周给我吃一个罐头。还是那句话,猫生一共十几年,吃不了多少罐头!
3. 挑选一根最喜欢的逗猫棒,然后一起下葬。
4. 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到离妈妈最近的一棵树下,一部分做成饰品待在她身边。
5. 每天陪妈妈和爸爸玩 10 分钟,这样走的时候就不会后悔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他们。
6. 把家里的虫子都抓光。
阿鹿的小猫
延伸阅读
“失去心爱的宠物”时,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悲伤
人会评判我,但猫不会:17个被宠物治愈的瞬间
我不仅可以当你的宠物,也可以当你的疗愈者|Therapy Dog
评论互动
你如何跟小动物告别?
编辑:江湖边
责编:kuma
封面:Lorraine Sorlet
【上海颂钵疗愈工作坊开启招募】
我们总是处在没有间隙的思虑与奔波中,不敢停下,惯于耗竭。
本次“你好,呼吸”颂钵疗愈工作坊,
邀请你放慢节奏、练习呼吸,在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中重新与倦怠已久的身体对话。
回复【疗愈】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