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既是最早发明汽车的国家,同时也是生产汽车最悠久的国家。
如此悠久的历史传统,让德国消费者和汽车媒体天生带有原创者的骄傲,对产自其他国家的进口汽车大多不屑一。,至今德国汽车市场仍然是本土品牌的天下,外来产品很难在德国市场掀起多大波澜。
但日前,一辆产自于中国的新能源车,被德国媒体DW电视台、德国专业汽车媒体AMS盛赞,高度称赞其技术和驾驶体验,成为为数不多被德国媒体看中的外国车型,它就是比亚迪Atto3,那个可以旋转90°的中控屏,让德国媒体记忆深刻。
比亚迪Atto3是比亚迪元系列的海外版,在欧洲的NCEP测试中,Atto3获得了满分5星评级和91分的乘客安全评分,通过了包括侧面柱碰和小偏置碰撞在内的诸多极端严苛测试。
然而真正让德国媒体关注的,并不只有比亚迪Atto3,相比之下,德国人更关心另一个“黑科技”,它便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这档节目中,德国人对刀片电池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像是从来没见过一样,报道的相当详尽。
刀片电池真有那么先进吗?
刀片电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便是极强的安全性。
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单从化学原理上来说,磷酸铁锂就要比三元锂、锰酸锂、钴酸锂电池更安全,然后通过创新性的刀片状结构设计,进一步增加电池的安全性。
在之前的测试环节,比亚迪刀片电池经受住了针刺穿透测试的考验,这一测试由于太过严苛,并没有被列为测试标准,但比亚迪还是做了,只见一整块电池被刺穿,对比参照的其他品牌电池都出现了剧烈爆燃,唯独比亚迪刀片电池没有出现起火爆炸。另外,当一块比亚迪电池被一辆46吨重的卡车碾过时,被碾压的刀片电池没有发现变形、冒烟,在重新装载上车之后,车辆依然可以运行,足见刀片电池的安全性。
其次除了安全之外,刀片电池另一个特性就是空间利用率高,要比传统电池高50%左右。每块刀片电池可以紧密贴合在一起,增加能量密度,而且由于相对紧凑的电池包,让电池包的位置摆放可以更灵活,安置在车身相对更安全的位置上,避免意外撞击对电池包的损坏。
凡此种种,都让这家德国媒体对比亚迪Atto3格外关注,但归根结底,还是刀片技术等中国车企自主技术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
说起来,在不久之前,中国产品出口海外,大多靠的是廉价优势,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中国制造都是廉价、低端、技术含量低的代名词。
而如今,比亚迪海外发展的强劲势头,正一点点改变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过往刻板印象。靠着刀片电池等越来越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及比亚迪新能源车独树一帜的用户体验,中国制造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