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院校和专业哪个重要? 正规最重要!提醒家长,对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其院校名称、招生计划可通过教育部指定的信息公开平台“阳光高考”进行查询。不在此列的招生计划,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谨防上当受骗!
陷阱一 “帮忙录取”索要“活动经费”
某些不法分子以“帮忙”为由获取考生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信息查询密码等信息后,利用考生信息渠道不畅等带来的“时间差”,赶在考生之前获取录取信息。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他们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声称是自己找亲戚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后考生才被录取的,向考生和家长索要“活动经费”。
注意:考生在录取工作开始以后,应按照各自志愿所在批次的录取时间安排,通过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声讯电话、短信、网络等3种方式及时查询自己的档案状态(投档、退档情况)及录取信息。投档与否、录取与否,考生一经查询便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考生不要轻信他人的任何承诺。
陷阱二 低分上名校,热门专业随你挑
某些不法分子称可使分数低的考生被投档或被更好的学校录取,还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以此骗取考生钱财。
注意:在招生录取期间,招生考试院将严格按批次、分科类、按各高校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按考生位次依次检索、一次性投档,实行单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批次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绝不会出现“低分高投”的情况。
陷阱三 能弄“内部指标”帮考生入学
某些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帮助考生入学,以此为由收取“介绍费”或“录取费”。
注意:招生考试院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规则,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点招”,严禁高校体制外招生,严禁高校招生中“先上车后买票”的违规行为,对未经招生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而擅自录取的各类考生,将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警方提示
以“帮忙录取”索要“活动经费”、声称弄“内部指标”帮考生入学……这些都是骗子的伎俩,千万别信。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往年经验,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考生和家长紧张等待高校确认录取信息的急切心理,布下招生陷阱,诱骗考生和家长。如果考生和家长“心急乱投医”,就容易误入招生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