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周线上的长上影线说明了什么?| 王辉一周预判

2019-11-11   第一财经广播

本周(1104-1108下同)大盘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但是周一留下的跳空缺口依然没有被补掉,这也为下周(1111-1115下同)大盘的走向打下了伏笔。上周我在消息面分析中谈到了六个稳是目前经济工作中的主要抓手,并且预判年底前会在政策上继续微调,本周二我们就看到央行开展MLF4000亿元的操作,中标利率为3.25%,比上期下降了5个基点,而这个利率的下降会引导LPR的利率出现回落,从而减少企业融资成本。

本周消息面看,最新的经济数据刚刚出炉,2019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其中,城市上涨3.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5.5%,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5.2%,服务价格上涨1.4%。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上涨0.2%。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

从这个CPI数据看食品价格上涨较快,而食品价格中畜肉类价格上涨66.8%,影响CPI上涨约2.9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再看PPI数据同比继续下跌,跌幅比上个月又扩大了0.4达到-1.6%,上个月是-1.2%,因此本月的CPI和PPI剪刀差在进一步的扩大。

由于CPI已经超越了3的通胀指标,后市对于降准和降息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货币政策调控由此可能会受到影响,而PPI的持续下跌又希望货币政策给予放松以刺激经济复苏。眼下全球市场都进入了货币宽松时期,不仅仅美国进入降息周期,欧洲和日本等各个国家也加入了此行列,那么我国央行将会怎么应对呢,以及对市场的影响我将在后面音频部分详细阐述。

接下来我们还是先看本周盘面的情况:

本周沪市开盘2964点,最高3008点,最低2962点,收盘2964点,涨了5个点,涨幅0.20%。深成指开盘9828点,最高10008点,最低9828点,收盘9895点,涨了93点,涨幅0.95%。再看创业板,创业板开盘1689点,最高1731点,最低1689点,收盘1711点,涨了24个点,涨幅1.44%。本周涨幅最大的是创业板。

在回顾完盘面的走势后我们继续看盘。总的来看本周大盘走了一个不对称的M头形态,60分钟线上走出了两根长阴,目前离2959点的缺口仅一步之遥。下周很有可能去不掉这个缺口。从本周五的走势看,一根阴线已经吞了前四天的K线,下周一的走势比较关键,如果下周一直接跳空在2959点下面开盘,且周一不能补掉这个缺口,那么将会出现往下岛型的形态,这个对于后市不利。如果当天能够补掉这个缺口或者没有出现类似低开,那么大盘后市还有可能继续反弹。

眼下10周均线刚刚金叉20周均线,大盘的收盘点位又处在10周均线附近,所以这个位置不仅敏感而且危险,也就是说根据周五大盘的表现往下的概率很大,而原来上涨的5天均线也出现了走平的迹象。

从纯技术面看,日KDJ出现了粘连,但是没有死叉,下周一如果能够补掉2959点的缺口且探底回升,那么大盘后市依然看好,否则调整将延长。日MACD快线拐头往下,开口在缩小,周五的那根阴线离布林线中轨的位置非常近,多空争夺将在下周一展开。再看周线,上周周线打出的是长长的下影线,本周开出的是长长的上影线,这一上一下显示出多空的胶着,从技术面看这个图形叫搓揉线,也就是震荡盘整的意思,接下来就是选择方向。

一般来说带有上影线的一方占主动优势,方向与上影线所指的方向相背,下周大盘将会去考验30周均线。目前大盘继续处在10周均线之下,10周均线已经连续两周压制大盘上涨,5周均线刚刚金叉30周均线。周KDJ继续发散往下,周MACD反复粘连。下周大盘将会选择突破方向。

我们再来看一下创业板,本周创业板自从上周站上5天均线后,本周继续贴着5天均线往上走,即使周五的回落也没有碰到5天均线。目前创业板已经进入了均线多头排列阶段,在5天均线没有死叉10天均线前创业板依然可以看多。目前日KDJ三线粘连,J值和K值拐头往下,日MACD开口变化不大,布林线上轨对创业板有压力。

再看周线,本周5周均线终于出现了我两周前预测的和10周均线的金叉。下周只要创业板不大跌,那么20周均线将会金叉120天均线,这个位置对于创业板有较强的支撑。另外有个好的现象就是创业板的周KDJ刚刚出线金叉,而周MACD始终没有出现死叉,本周开口又有所放大,预示后市还有上涨空间。

那么盘面经过了本周的震荡,下周主板和创业板会不会继续走强呢?我在“一财知道”已经发布了音频,点击左下角的“”,仔细给大家分析。也欢迎在本文留言区和我互动,谢谢。

作者:王辉

编辑:李昂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