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英雄烈士不容忘却!
在聊城退役军人事务局,有这么一人,7年来,辗转全国各地,打过无数次电话,寄出无数封信,只为送英魂回家。他就是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主任艾海鹰。
一场经历萌发一个念头
2012年清明节前夕,山西省襄汾县市民段铁良在妻子和侄子的陪同下,带着当地民政局的介绍信,来到鲁西北烈士陵园,祭拜埋葬这里的叔父段永年。段永年1940年离家参加革命,从此杳无音信。经过段铁良与父亲两代人的苦苦寻找,最终得知叔父埋于位于聊城莘县的鲁西北烈士陵园内。当段铁良站到叔父墓前时,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他们按照山西乡间的风俗对叔父进行了隆重祭拜,并把来时在祖父母坟上带来的一包土,撒在叔父圆形的坟墓上,让祖父母永远陪伴着叔父,这时,已经距段永年牺牲69年。
这一场景让陪伴一旁的艾海鹰深受感动。也正是这一经历让艾海鹰萌发了为还没有找到“家”的烈士寻找亲人的念头。艾海鹰说,在聊城鲁西北烈士陵园里,埋葬着925位为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但遗憾的是,有百分之八十的烈士没有亲人前来祭奠,他们的介绍资料很少,有的只有名字,连籍贯信息都没有。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艾海鹰和同事向烈士籍贯地民政部门及各级陵园发出寻找信息,但是,限于传递方式落后,只能通过书信和电话进行。艾海鹰和同事不得不挤出时间,直接到有线索的烈士家乡寻访烈士足迹。虽然辛苦但好消息也不断传来,艾海鹰和同事们陆续为多个烈士找到了家。
一次偶遇成就一个项目
2018年年初,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江汜村党支部书记官昌彬一行三人来聊城寻找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的老红军黄土金。快下班的时候,他们来到聊城民政局,正好碰到艾海鹰,得知来意后,艾海鹰热情接待了他们,并答应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寻找,但需要时间。晚上,艾海鹰请吃饭,素昧平生聊城人的热情感动得福建客人流泪不止。
两个多月后,艾海鹰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老红军黄土金的下落,他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福建的官昌彬。原来,峡阳镇江汜村曾有19位村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黄土金是其中一位。找到黄土金烈士的下落,也为当地苏维埃旧址保护项目立项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资料。
2018年11月,艾海鹰受邀参加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延85周年暨革命苏区纪念馆开馆等系列活动,参观了烈士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和老红军亲属及当地群众亲切交谈,场面热烈、温暖、感人……
七年往复只为一个初心
2019年12月5日,艾海鹰一行3人又驱车来到河北省大名县,继续找寻烈士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和当地村委及一些老人们详细交谈,经过艰苦细致的努力及身份落实,终于又为郝文林、韩国保等6位烈士找到了家,收集到烈士的相关信息。截至2019年底,艾海鹰与同事们已经先后为十一名烈士找到了家。
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个过程中,艾海鹰等人遇到过不少难题,沟通困难、道路难走等,他们都坚持了下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河北涉县的窑门口村,我和党史办专家吴银居等人自行驾车前去。山路非常陡峭狭窄,两边没有护栏,一旦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想想真是后怕。不过,想到能够为英烈做出点贡献,再难也值。”
艾海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快到退休的年纪,但这项事情他会继续做下去,不为别的,只为让壮烈牺牲在鲁西北大地上这些革命者们的英雄事迹能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记者 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