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听、好看的童书
文 | 图图妈
来源丨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
最近状态不太好,是我养孩子六年多以来最焦虑的一段时间。
最讨厌的“焦虑”两个字,第一次真真切切在我身上持续了好一阵子。
有些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触发的,但更多的是激发了对一直以来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考。
这篇分享一定会有人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一个孩子在帝都上着名校的妈妈在这里说焦虑,真的很讨厌;但听我说完,也许你会理解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99.99%的家庭起点是一样的,遇到的困扰也是相似的。
月初,我们家长群的一个妈妈召集我们几个家长,想给大家攒一个语文辅导班,邀请的老师是圈内很有名的一位语文老师。
大家都很积极,表示我们都愿意配合老师的时间和地点去上课,毕竟名师难求。
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组织的妈妈还把我们拉了一个群,大家诚恳地表达了认真上课的决心。
老师各种客气后,还是婉拒了,她给组织的妈妈私信说:
“坦白地说,我只愿意教海淀的孩子,你们东城的家庭就算了。
不是孩子有什么差别,而是你们根本做不到像海淀的家长那样付出。
课上教得再好,你们不陪着孩子复习预习、不按照进度扩展阅读,怎么可能有效果?
你还以为成绩主要来自于老师教学吗?错了,孩子牛大多数因为家长付出!”
就这样,一群东城家长被赤裸裸放弃了,家长的付出成为了孩子被选拔的一个重要标准。
图片来源:电视剧《春夜》
说实话,我窝火却又服气。
扪心自问我做不到像很多典型的海淀家长那样,从学习规划、陪读、预习复习、扩展学习、交流经验等等,核心就是“鸡娃是人生第一要务”。
我对海淀妈的感情很复杂,佩服又讨厌,佩服她们早早看透了教育这条路就是拼家庭付出;讨厌她们这样领跑让跑道上的孩子们家庭们都被打乱了节奏。
更多的是,因为我做不到所以为难。
这周我和朋友见了海淀一位爸爸,他问我儿子最近数学学得怎么样,我说还是一直在上优才。
海淀爸爸惊讶地说:“你怎么能这样轻松,如果是海淀妈妈遇到你儿子,至少三个数学班同时上。你这样放松,就是彻底放弃了早培。”
我无言,因为不敢告诉他其实这一个数学班我和孩子爸都没时间辅导,也不敢说其实根本不敢想早培。
一个没有修炼到海淀妈付出程度的我,不配给孩子按照海淀的配置加码。
在海淀黄庄,一边陪读数学、一边研读英语规划的妈妈
朋友也善意地提醒我,你这样的节奏是在耽误孩子,孩子那么喜欢数学,你就要坚定地培养孩子长板,这才是有可能杀出重围之路!
天哪,上个月还因为儿子10个月做了3万多道计算题被大家质疑超前鸡娃的我,今天已经变成了耽误孩子的妈妈。
朋友说的意思我懂,如果我们按照“负面清单”给孩子规划,那就是在用底线教育给孩子当目标。
如果我们认可因材施教、特长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的规划来自家长,绝对不是全民的学校教育应该赋予孩子的。
最近我和朋友是抱团焦虑,我们这两个东城妈和朝阳妈,像是两艘漂泊在海上的小船只,已经被海淀妈的快艇甩得不见踪影。
如果把每个家庭比做一只船,在教育的这片汪洋大海中,海淀妈是最早明确自己灯塔的那群人,她们意志坚定,不动摇不偷懒,全家人齐心协力。
图片来源:电视剧《丧失名字的女神》
当很多妈妈还在美滋滋磨耳朵学英语的时候,海淀妈早就给孩子规划好了KET的考试时间;
当很多妈妈孩子纠结割舍哪个兴趣班的时候,海淀妈早就在一开始只选择能坚持的特长;
当很多妈妈还在犹豫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时候,海淀妈早就不玩这种文字游戏了,她们知道实力强才是真理;
当很多妈妈还幻想中学大不了去国际学校或者大学出国的时候,海淀妈早就默记了常春藤的录取倾向,因为她们清醒地知道:
出国不是出路,名校去哪都难。
当很多妈妈还在大谈特谈多校划片、派位升学的时候,海淀妈妈省下这些无聊时间埋头鸡娃,她们早就看透了:
公平是个伪命题,玩命努力才是真命题。
我也会偶尔抱怨海淀妈的抢跑和玩命努力让我们连做白日梦的机会都没有,但认真地说,我非常感谢海淀妈,感谢她们让我认清了一个事实:
这个时代的教育,家庭教育才是上限,学校教育只是底限。
上一辈的父母经常会对比,为什么到了你们这一代教育孩子那么难?
那是因为20年前,教育的绝大部分承担者是学校,而现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海外教育等等太多的资源在扩充我们教育的宽度和上限。
所以,家长在这一代孩子教育里能发挥的作用被放大了无数倍。
一定会有人说,你这是被眼前蒙蔽了,成才的道路很多条,不是只有考试才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你还认为海淀妈只是应试鸡,那真是天大的误解。
她们培养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自鸡娃,海淀孩子的英语水平和国际视野绝对名列前茅,必须承认:海淀妈培养的是优秀的领跑者,这群孩子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具有优秀的习惯和基础。
海淀妈还看明白了一点: 没几个家庭能给孩子的未来兜底,在教育这条路上,家长的付出才是起点。
如果孩子没上小学,你一定会觉得我在制造焦虑,也一定看不上海淀妈的这波领跑操作。
但相信我,不久的某一天,你一定会羡慕嫉妒这群中国教育界的扛把子:海淀妈。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欢喜》
只是,读懂海淀妈的那一天,别太晚。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来源简介: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六个萌娃四男两女,每家两只。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吐槽家长里短、社会百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