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那个高考故意0分的孩子,经历了这样的人生……

2020-07-22   天空树

原标题:12年前,那个高考故意0分的孩子,经历了这样的人生……

文 | 小树妈妈

最近高考刚结束,很多孩子终于结束了3年的刻苦拼搏,可以松一口气了。

每年高考,都会成为很多孩子命运的转折点。

曾经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白卷”考生十年后重新高考。

2008年高考,安徽考生徐孟南交了白卷:考卷写满了自己的“教育宣言”。

走出考场十年,他辗转各地工厂打工,成家生子,渐渐觉得当年的做法太不值。

前两年,徐孟南进行了2018年的高考报名,目标是省内一所职业院校。

当时这条新闻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一个考生要故意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考低分呢?

他这十年又经历了什么?

追着看了很多后续的报道,才渐渐理出了头绪。

这个叫做徐孟南的孩子,出生在安徽亳州的一个普通乡村家庭,祖辈世代务农。

他曾是家里4个孩子,乃至全村所有孩子中,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

他的初中成绩不错,总是在前面。

高一第一年也一直是中上等。

他的爸爸曾经说:“我儿子要是好好学,起码能考上个二本,可惜啊。”

据徐孟南自己说,是因为“上了高一以后,开始喜欢看一些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书,就对当时的考试制度啊有一些不满意,变得比较叛逆”

为了“让考试制度改变”,当时的他给教育主管部门、媒体、作家都写过信,但是并没有人回复他。

后来他开始厌学,认为不该学那些用不上的东西,总是逃课去网报玩游戏,成绩也跟着急转直下。

直到高考的时候,他还希望用“考零分”来引起关注和重视。

没有按照规定答题,而是在答题卡上写满了自己对教育的想法。

然而,这件事仅仅是被短暂提及过几次就再无回音。

极低的考试成绩也不足以把他送入任何一所大学。

就这样,19岁的徐孟南只能跟随父亲外出打工。

徐孟南在工厂打工

打工的生活比起读书,自然多了几分艰难:

“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每天在做重复的工作。

但是如果现在想要换好一些的工作,都需要比较高的学历。

而我只是高中毕业,很多时候并不能够达到学历上的要求。”

“还是挺辛苦的,有时候连着几个月都没办法休息一天,请假的话就要扣钱。

而我的以前上了大专或者大学的同学,他们的工作都有比较充分的业余时间,光这个就让我很羡慕。”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重复性的劳动,微薄的薪资待遇,让徐孟南忍不住的在想

当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如果当时认真答题,可能现在会是另外的一种人生。

另外一种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

与“0分考生”对比最强烈的可能就是高考状元了吧。

去查了一些08年前后的高考状元们的现状,的确对比颇为有趣:

04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刘也行,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现在是知名金融集团一名投资总监。

刘也行

对于高考,他说:

“我一直把高考当成是一种人类脑力竞赛。

我曾想过,如果把高考改成电子竞技,成为状元的还会不会是我们这一批人?

我印象里遇到过的许多高考状元都是高分高能的人,他们都有很强的综合素质,不只是考试好。”

05年杭州萧山区文科状元周劼人,清华新闻系毕业后在新华社工作6年,之后加入了一家健康科技类创业公司任合伙人。

周劼人

对于高考,她说:

“高考状元身份,并没有让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容易。

状元身份只是别人口中的谈资,我的自信和今天取得的成绩与高考状元身份的关系也不大。

无论当时有没有成为高考状元,我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07年漯河市文科高考状元佟亚涛,出身农民家庭的他在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顺利保研,就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一档财经栏目的编辑。

佟亚涛

对于高考,他说:

“我还是相信读书能够让人有改变的机会,最起码能够通过努力来获得一些小的改变。”

常常有人说,读书无用,并且会拿出一个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说: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可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状元其实只是代表了一批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他们当年因为努力加上一些运气,有机会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这个状元头衔虽然没有让这批成绩优异的孩子登上顶峰,但却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他们跌入低谷。

虽然未必让他们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这批跟高考故意考零分的徐孟南几乎同龄的“状元们”,对于高考的态度比徐孟南要理智客观很多。

图片来源:电影《全城高考》

现有的考试制度的确存在着弊端。

但作为一种筛选机制,能在这场考试中胜出的人,靠的绝对不仅仅是呆头呆脑的死记硬背。

十年寒窗,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过自己学习好,分数高。

但只有不到20%,甚至更小比例的孩子们,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这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熟练程度的考察。

更有对忍耐力、意志力、反思能力、抗压能力、时间规划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全方面比拼。

缺少其中任一一个环节,都可能在孩子的成绩上,有所表现。

有一档叫做《演说家》的节目,请考研名师张雪峰在节目上演讲。

嘉宾鲁豫问张雪峰:

你是真的相信考研会改变一些人的人生,还是因为自己做这行所以才这么说?

张雪峰在鲁豫提问的过程中,连续说了三遍:

我是真的相信!

他说:“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在今年9、10月份你到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去招聘。

你再到北京的大学看一看,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的,是什么样的企业。

到清华北大招聘的,他们是去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

您去看一看,您就知道了。”

张雪峰说到激动处,甚至带着一点点的哭腔:

“世界上所有的500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他们绝对不会去一般学校招聘。”

其实很多时候生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当我们去问:

高考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吗?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必然不是。

当我们去问:学历重要吗?

从名校名企,到周围的亲朋好友,总有些会告诉你:

不重要,你看马云,你看比尔盖茨,你看我一个朋友某某某。

但是真正的落到每个人的身上,就会知道,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概率的问题。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差,但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绝对有优劣之别。

图片来源:电影《国家破产之日》

不能说每一个成绩好的孩子,都会有一个顺遂的人生,也不是所有成绩差的孩子都前途渺茫。

只是在概率上来说,考入好学校,成为在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更宽阔的世界。

对于没有办法拼爹妈、拼资源、拼财力的家庭来说,高考的存在,给了绝大多数孩子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无论你背景如何,只要你成绩足够好,就有机会去更高的平台,过更好一点的生活。

也许考试不是最好的路,也不是唯一的路,但是在最该学习的年龄,知识总是好的,拼搏总是值的。

告诉孩子,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光,未必会让你无忧,但真的能让你无悔。

大家点点立即预约,我先在直播间等大家啦。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 6年了,收获了 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 3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