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保护动物,我们总是可以轻松说出一大串,“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但如果换成植物呢?
2021年,独蒜兰全属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虽然独蒜兰野生资源受到了法律保护,但近年来独蒜兰价格居高不下,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非法采挖仍然十分猖獗。
01
独蒜兰跟大蒜有关系吗?
全世界约有独蒜兰属植物2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除冠状独蒜兰外,其他均有分布。
独蒜兰并不是蒜,而是兰科植物,拥有这个非常接地气的名字是因为它独特的假鳞茎结构,从外表看和大蒜确实有几分神似。
独蒜兰假鳞茎(图片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伟)
近年来,独蒜兰(P. bulbocodioides)和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人工培育技术又不成熟,导致其市价一路飙升,野生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21年9月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独蒜兰属全属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02
“薅”得太狠,长大太难
独蒜兰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最主要的原因是被人们“薅”得太狠,人为采挖太严重,导致野生资源几乎灭绝。
独蒜兰作为有性繁殖的种子没有胚乳,细如灰尘,自然状态下萌发率极低。另一方面,独蒜兰主要生长在有苔藓覆盖的石壁表面或者树干上,生长环境十分恶劣,且容易遭到人为破坏,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
独蒜兰种子萌发困难和适生区狭窄,人工种植难度极大,进一步加剧了人为采挖。
独蒜兰属植物生境(图片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伟)
03
还有哪些植物禁止采挖?
独蒜兰虽已受到法律保护,但因近年来独蒜兰价格居高不下,巨大的利益驱使,部分人员仍然铤而走险,在云南大理、丽江、昆明等地,采挖野生独蒜兰屡禁不止。
除独蒜兰外,像我们非常熟悉的银杏、红豆杉等都是因为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遭到人为破坏,加上自然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困难而被列入重点保护植物,采挖其野生资源均属于违法行为。
04
向独蒜兰伸出援助之手
科学家认为,保护野生植物必须解决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以独蒜兰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育种培育了19个观赏新品种,还建立了独蒜兰的工厂化种苗繁育技术和产业化种植关键技术体系。
对于独蒜兰,全面贯通了从种植资源保护、品种创新到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的产业研发链,真正实现了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良性发展目标。
来源 | 农民日报
编辑 | 程天洁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