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老山唯一被开除的女兵,20年后,她用玫瑰铺满麻栗坡烈士陵园

2024-01-16     华俊竹

原标题:84年老山唯一被开除的女兵,20年后,她用玫瑰铺满麻栗坡烈士陵园

1984年,年仅18岁的卫生员谢楠已经在老山前线奔波数月。她见证了硝烟战火下的铮铮铁骨,也在炮火过后为浑身浴血痛苦哀嚎的战士们心疼不已。

然而,她却在不久后被从军队中开除,成为老山唯一被开除的女兵。

20年后的一次清明节,谢楠用900多枝玫瑰,铺满了整个麻栗坡烈士陵园。

从此,她再也不愿意离开这片土地。

谢楠因为什么被开除?又为什么选择留下?

挥之不去的梦魇

2003年以前,在旁人眼中,谢楠是一个很成功的女性。她当过兵,参加过老山战役,在前线战斗了四个多月。

虽然她因为一个举动而被开除,提前离开了部队。但是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她重新拿起书本,参加高考,考上心仪的大学。

1987年,谢楠如愿以偿,毕业后又留在了北京打拼,在一家商务公司工作。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她的事业、家庭都很好,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

殊不知,她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2003年初的午夜时分,她常常在噩梦中惊醒。

在梦里,谢楠听见有人叫自己“楠姐”,说自己“很饿很冷”。她看不清对方的长相,因为那人脑袋上全是血,浑身都是湿的。

紧接着,她被吓醒。

她知道梦中的人,就是战友兼老乡赵勇。那个因为自己没借给他五块钱,带着遗憾而壮烈牺牲的年轻战士。

19年前,谢楠是老山前线的一名卫生员,偶然认识了同乡赵勇。他是一名军工,负责往前线送弹药等物资,以及将伤病员送去救治。

工作上有接触,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关系不错。

赵勇找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借钱,表示自己想买一个收音机,可还差十五块钱。战友们都没有钱,唯独她有。

谢楠身上不多不少,恰好有十五块。考虑到自己平时可能需要花钱,她只借了十块给赵勇。

由于钱不够,赵勇没能买到收音机。

没过多久,她就被战友告知赵勇牺牲了。她非常后悔和内疚,为什么当时没有把钱全借给赵勇,让他带着遗憾离世。

老山,承载了她太多太多不愿回想起的过去。当年离开老山后,她发誓这辈子也不要再踏足这片土地。

但最近这挥之不去的梦魇,渐渐使得她认为必须去云南一趟看看赵勇,否则心难安。

2003年1月26日晚上,谢楠独自一人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

平日里很胆小的一位女性,此刻却丝毫不害怕陵园中的957座坟墓。

没有灯,她只能借助打火机微弱的火光,一座一座地寻找赵勇墓。

不知道找了多久,她终于找到了,怀着极度悲伤和自责的心情,先是为其献上了一个小花圈,然后拿出酒倒在赵勇以及周围烈士的墓碑前,并且烧了五块钱,以此祭拜昔日的战友。

谢楠本以为看望赵勇后,可以回归到之前的生活。她不知道此行,将改变自己的命运。

“玫瑰”陵园

1984年女兵谢楠因为一个行为被军队开除,近20年再未踏上曾经奋战过的老山。直到一次契机才唤醒她过往记忆,发现自己从未遗忘过那段刻骨铭心的硝烟岁月。

于是,她用铺满了整个陵园。

2004年清明节前夕,麻栗坡烈士陵园中,一位中年女子正在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玫瑰,一枝枝插在烈士坟墓的土堆上。

陵园中总共安葬着957位烈士,她一个也没落下。玫瑰与烈士陵园,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位女性,正是谢楠。

此时,她已经辞去了北京大公司的工作,离开了奋斗10多年的北京,举家迁往云南。

自2003年初到烈士陵园祭拜赵勇后,她无法在北京继续待下去了,忘不掉那些战友。

所以,她作出了让亲友不解的举动——放弃一切,到云南生活。

恰逢清明节,谢楠提前来看看战友们,并为他们送上玫瑰。

可能有人会说祭拜逝去的人,不应该用菊花吗?其实,她用玫瑰铺满整个烈士陵园,是特意这么做的。

牺牲的战士们绝大部分年纪不大,只有十七八岁,正好是花一样的年龄。她想把漂亮的玫瑰花献给他们,从而把它的美献给每一位烈士。

买花的几千块钱,不是谢楠做生意赚的,而是通过写悼念、回忆战友们的诗歌与文章,拿到的稿费。

在她看来,这笔钱没有沾染铜臭味,特别干净,才能配得上他们。

不管是一个人从北京赶往麻栗坡,在黑夜中苦苦寻找战友的墓碑,还是为了那些战友搬家到云南,在清明节前为900多位烈士送上一枝玫瑰,无不在说明她的重情重义。

而这,也是导致当年她犯下错的原因。

1984年夏天,谢楠来到老山已经四个月了。一开始看到战友的伤患处时,她有些害怕。

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和一名战士,不允许她有惧意,否则怎么救治、照顾伤员?

她逼着自己快速成长,以帮助更多的战友。

年轻漂亮、有耐心的她,与大家打成一片,精心照料着每一位战士,对他们几乎是在能力范围内有求必应。

谢楠比战士们稍稍年长一些,因此大家亲切地叫她“楠姐”或“护士姐姐”。

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很多难忘的事情,感触颇多。

战争是残酷的,5月中旬我军收复了者阴山、老山等地方,越军不死心,于7月中旬集中兵力对老山疯狂发起进攻。

随着战事需要,她被调往前线,真正上了战场。她想如果不幸被越军俘虏,那么就自杀,不会苟且偷生。

她做好了牺牲准备,没想到却以那样的方式下了战场。

获知又一名战友壮烈牺牲了,谢楠无比悲痛。出于战友情,她决定要去麻栗坡烈士陵园送战友最后一程。

战场上,部队对人员进出有严格规定,可她顾不上向上级汇报,擅自前往烈士陵园。

她找了很久,没看到战友的墓碑,选择鸣枪为战友送行。

同样,部队对鸣枪也有规定。因为枪声很可能被敌人发现,导致我方暴露。

谢楠的举动非常危险,因此遭到处罚。

上级本来已经将她的战功、入党资格报告给组织,发生这事儿后全部取消。

最重要的是,她被开除了,不得不提前离开部队。

传承

18岁女兵谢楠因祭奠战友,违背组织规定鸣枪,受到了严惩,下定决心不会再来老山。

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让她和老山、麻栗坡有了一辈子也解不开的羁绊。时隔19年后,她还是回到了这里。

离开部队时,谢楠很愤怒,同时心有不甘。

当兵是她从小的梦想,好不容易实现了,却这样短暂。

谢楠出生在贵州六盘水,父亲是一名老兵。受父亲影响,她从小独立、坚毅,渴望参军。高中毕业那年,她没有参加高考,选择报名参军,成了一名卫生员。

不久,部队奉命前去打击不断侵犯我国边境的越军,她主动申请去前线。

离开前,谢楠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找了个借口说可能自己不方便收寄信件,让他们不要担心。

父亲何其聪明,知道她要去打仗了,立即带着妻子赶往部队。

她以为父母是来阻拦自己去前线,实际上他们是来送行的。

她和战友年纪小,没经历过这些,难免落泪。此时,父亲大声呵斥道:

“你是我的女儿,你就笑着给我上战场!不要哭了!”

父亲此举,不过是为了谢楠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上战场。作为曾经的亲历者,他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情绪,但不能因此影响军心,必须振作,才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保家卫国。

随后,他对众人说代表其父母,送送他们,等他们凯旋归来。

父亲的教育,对谢楠影响很大。所以听闻越南在边境作乱,她勇敢地申请随部去云南。

身为战场上为数不多的女兵,她没有半分娇气。哪怕每天要面对残忍的生离死别,她也没有退缩。

父亲的爱国、不怕牺牲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传承。

虽然早早离开部队,可10多年后她继续为老兵做力所能及的事。

谢楠在当地开了一家茶社,名为“老兵之家”。每当有老兵要去麻栗坡烈士陵园,她都会陪同去祭奠战友。

另外,自意外知晓很多烈士家属生活困难,她想方设法将情况汇报给有关部门,改善他们的生活。

她时常探望那些烈士家庭,似乎要替战友照顾好其父母,让他们可以安息。

余生,她与麻栗坡割舍不了了。

无论是因为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军人,还是重情重义的谢楠,他们都值得世人钦佩和尊敬,向他们致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7804d6712db1b9e6ec3b8a6077411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