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致癌物!一家4人查出此病,最小的才6岁……十一出行更要注意!

2022-09-30     四川名医

原标题:一类致癌物!一家4人查出此病,最小的才6岁……十一出行更要注意!

9月24日

“1家4人查出幽门螺杆菌孩子疼得打滚”

冲上热搜

6岁孩子肚子疼得直打滚

1家4人先后“中招”!

郑州6岁的明明(化名)因为哮喘急性发作在呼吸科治疗时, 肚子突然出现一阵一阵的疼,疼得明明直打滚,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明明感染了 幽门螺杆菌,胃部和肠道都出现了问题。

图片源于“河南卫视大参考节目”

明明的妈妈说他们一家5口人,

有4人先后被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图片源于“河南卫视大参考节目”

医生表示,幽门螺杆菌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没有成人的高,成人接触的人比较多,相互传染的风险也大一些,而儿童因为年纪小,抵抗力相对比较差, 多数是家族聚集性感染的。

图片源于“河南卫视大参考节目”

办公室一半人“幽门螺杆菌”超标

除了家庭成员之间容易传染,公司同事之间也很高发。

此前据媒体报道:南京的孙小姐在体检时发现自己“幽门螺杆菌”超标, 体检医生表示这可能与她常常聚餐有关,且建议孙小姐进行复查。

孙小姐

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上的,但我查了一下说幽门螺杆菌如果不好好治疗,可能发展为 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医生开的药 孙小姐供图

更令她感到震惊的是,办公室 一共8个小伙伴,4人都查出幽门螺杆菌"超标"。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孙小姐说,复诊医生在询问了她日常饮食习惯后,表示可能与 在外集体就餐有关,比如共用餐具、飞沫传染等。

“幽门螺杆菌”的6个真相

你一定要搞清楚

数据表明,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有 7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 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 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所以关于“幽门螺杆菌”的一些真相,你必须搞清楚了……

1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

不一定。

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确定为 Ⅰ类致癌因子!

目前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是人类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常年不受控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发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 马钦医生表示:大家也不用太紧张,虽然感染率很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 而且这1%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

2

幽门螺杆菌需要根治吗?

以下这7类人如果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好根治。

1、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

7、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 (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马钦医生提醒:考虑到胃癌的凶险性, 所以幽门螺杆菌还是值得根除的。

3

接触过带菌者,就一定会被传染吗?

不一定。

四川的感染率和全国差不多, 大约在50~65%之间,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门诊经常遇到夫妻中一方查出幽门螺杆菌很久之后,另一方啥事儿没有的情况。

现代医学认为, 这和胃的抵抗力有关系的,所以大家不要过度恐慌。”

4

幽门螺杆菌,咋筛查?

幽门螺杆菌 来源:123rf

现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 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

马钦医生提醒:吹气前需空腹4个小时以上,而且不能吃抗生素、抑酸剂。

5

幽门螺杆菌,该怎样治疗?

“4种药连续吃14天,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有效性超过90%。”

但是马钦医生强调, 治疗“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治疗。

如果接受不正规治疗有可能会耐药 (出现了耐药,那么你传染给其他人的细菌也耐药),现在耐药率越来越高 (四川也是耐药高发区),所以必须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一击必杀。

6

幽门螺杆菌,该怎样预防?

马钦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洗手, 集体聚餐时考虑自助餐,提倡公筷,避免交叉感染,清洁口腔。

尤其马上就是十一大假,家庭成员体检如果发现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携带者, 应该与感染者分餐。

不要口对口喂食。

公共场合保持安全距离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说话时保持适宜的安全距离,不过分接近,避免飞沫传播。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酒,少吃烧烤,饮食规律。

少熬夜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最后,小康妹儿想提醒大家:

最好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因为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未熟的食物也会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隐患,最好将食物煮熟再吃。

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文章综合:成都商报、 河南卫视大参考、四川名医往期内容《 男子一人得病,查出全家感染!我国超一半人感染,这种细菌可致癌

编辑:鱼鱼

责编:巫山

监制:黄利琴

审核:蓝岚

图片来源:123rf soogif 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6870c9ea5ca6891182e3c1e3526b5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