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华文明的种子: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五大镇馆之宝!

2023-10-26     以史为鉴

原标题:发现中华文明的种子: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五大镇馆之宝!

10月24日,北京组织了多个网络名人去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探寻历史文脉 赓续文明之光”。

本来我是有机会去文瀚阁参观的,但是可惜我人在辽宁,参加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活动,很遗憾错过了这次去总馆的机会。

不过根据去参观的几个朋友的反馈,文瀚阁不愧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里面的文物足足多达2500余万册/件;

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以及中华古籍、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数字版本等承载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

去年有幸去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参观,当时就为我国的大手笔所震撼!

按照国家官方的说法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将永久保藏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各类版本资源,建设目标是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进文明对话。”

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

闲话不多说,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五大镇馆之宝!(排名不分先后)

1、手绘红陶钵

甘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彩陶的地区之一,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

在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出土了中国目前时代最早的彩陶;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彩陶片,以红彩绘有“”“+”“×”“”等十余种符号,应该具有某种指事性质,可能是文字的雏形。

2、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中国四大发明中对人类文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必须要说活字印刷术,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出的这件《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就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共九册,是西夏时期文佛经纸本,是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

这件文物是199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专家评判这本册子:“它是西夏文字、吐蕃文化和中原印刷术三种文化完美结合的载体。”

这也是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

3、何尊

何尊近年来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属于破圈级别的明星文物。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何尊身上有12行、122字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目前何尊就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第一个文物柜中登场;

何尊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4、明代状元卷

考中状元是古代每一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考中状元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挑战,万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考状元的难度,能考中状元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里,收藏着中国大陆唯一一份明代状元卷——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

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主持,答卷时间限一天,日出出卷,日落交卷。

在这漫长的时间内,赵秉忠手写2460个字,没有一处误笔,被万历皇帝亲笔选中“第一甲第一名”。

在这张考卷上,赵秉忠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这张试卷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

5、西楼苏帖

公元1102年,苏轼刚刚去世两年,宋徽宗下令:全面销毁苏轼留下的碑文!

本来苏轼晚年的时候,因为他陷入党政,苏轼的妻子担心被挖出更多罪证,所以把苏轼的作品焚毁了十之六七;

再加上宋徽宗的这一道命令。全国上下刻了苏轼诗文的石碑几乎绝大部分都被损毁。

南宋时,成都知州汪应辰是苏轼的粉丝,他在苏轼老家一带搜罗了苏轼行、草、楷诗文和信札,共30卷60余篇,刻在了成都西楼的石碑上。

当时有人就在这些石碑上拓下来了苏轼的手迹。

南宋末年,这些石碑也毁于战火,但是石碑的拓本却保存了下来,《西楼苏帖》是“宋人书、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都极高。2023年8月,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除了上述五大镇馆之宝,其实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收藏的文物每一件都非常珍贵,非常重要。

比如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兵马俑——“跪射武士俑”;

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的——明代《使琉球录》;

万历时期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当时的工部员外郎李之藻共同绘制完成的——《坤舆万国全图》;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以字母为单位的活字实物——敦煌回鹘文木活字;

……

欢迎大家去版本馆去参观,寻找更多中华文物,体验中华文脉的魅力!#巡礼新京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52c3b34a0873675ca551826f4f1b9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