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疯狂寻找铀矿,在辽宁找到低铀矿后感叹:中国无铀!

2023-11-21     以史为鉴

原标题:二战时日本疯狂寻找铀矿,在辽宁找到低铀矿后感叹:中国无铀!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最近刚好去了中核集团参观,对于中国核工业的起步历史,现在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更深的认知,虽然我这边看到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在网上说,但是帮助大家回顾一下中国核工业的光辉历史还是可以的。

本期就跟大家聊聊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的故事。

中国核工业的开始和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危险局面密不可分。电影《横空出世》中,李雪健饰演的将军就说过: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个美国小兵都敢大言不惭地威胁说扔个原子弹给你们尝尝……

虽然我们通过近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但是美国人对我们使用核武器的威胁并没有解除,中央也早早决心自力更生,开始我们自己的核工业。

所以在1954年2月,刚刚打完抗美援朝换过一口气来的中央就给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和副部长刘杰下达了一个绝密任务——在国内寻找铀矿石!如果能找到,那么我们就有了搞核工业的基础……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已经有发现铀矿,而且还是两处。

第一处在辽宁;

这是日本人占据伪满洲国时期,在辽宁海城晶岩长石矿中发现了铀矿。

在二战时期,其实日本人也在疯狂研究原子弹,日本海军支持的科学家仁科芳雄认为原子弹理论可行,但是要实战化美国都没戏就别说日本了,于是海军就放弃了;

而日本陆军一直没有放弃,甚至他们在1945年2月的时候,已经成功分离出了初步的铀235复合材料,但是此时已露败像,根本没机会进一步发展了。

不过日本虽然没有机会研制出原子弹,但是几个月后日本就尝到了真正的原子弹的滋味了。

在日本研制核武器的时候,曾在中国四处寻找铀矿;

而他们在辽宁发现部分低含铀矿石样本后却认为:中国缺少铀矿资源,更没有有开采价值的铀矿。后来就放弃了。

第二处在广西富钟(今钟山)县;

这是国内的地质学家南延宗在1943年发现的。

南延宗也是一位奇人,他小学没毕业就去考了中学,因为没学籍就用了同乡的学籍考到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在师范读了3年后(学满五年才发毕业证)又用已故同学何延宗(磐石人)的毕业文凭去考大学,直接报考东南大学和金陵大学,还都考中了。

后来据说他非常崇拜徐霞客,所以选择了东南大学地质系(现南京大学),多年后南延宗以“归宗”的名义恢复姓南,但是名字还用的同学的名字——延宗。

南延宗毕业后在全国各地考察地质,抗战期间他在云南省安宁县境内发现铝矿,这是西南地区第一次发现,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地质界之重大收获。后又不辞冒险犯难,在金沙江两岸深入探查金、银、铅、钨矿的储量和分布状况。

这些成就虽然伟大,但是南延宗名留青史的发现还在后面。

1943年南延宗在广西富钟(今钟山)县一带考察时锡矿时,在矿区石壁上发现有很多极其鲜艳的黄色粉末状矿物,旁边还有一些红色矿,当即用小刀刮取少许,继而他又看到有黑色者和黄色者附生一处,也刮了少许带回桂林。

到了桂林,用显微化学分析、定性分析比较法、放射性试验之照片感光法以及显微镜光性鉴定等手段,最终确定这些小粉末分别是为磷酸铀矿、脂状铅铀矿和沥青铀矿。而且南延宗还根据铀矿与钨、锡共生在花岗伟晶岩脉中的规律,预测广西、江西、湖南都有发现具有经济价值铀矿的可能。

这一发现公开后立刻在中国地质科学界引起轰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发现铀矿,也是铀矿在中国的第一次发现。当时的《中央日报》也做了专题报道。

只可惜,1943年时的中国还面临同日寇的拼死战争,根本没法进一步研究,而南延宗也在1951年因为急性肠炎去世,年仅45岁。

李四光接到中央给出的绝密任务后,就组织了由苏联铀矿专家担任顾问,和国内地质专家组成的技术组,深入湖南、广西等南延宗论文里提到的重点地区开展铀矿普查。

虽然有苏联专家,但是苏联人和日本人差不多是一个想法:中国怎么会有铀矿呢?

但是现实证明,中国真的是地大物博!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后来的回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给他交待:寻找铀矿,这是国家绝密任务,所里只能有他一个人去,谁都不能说!

唐孝威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21岁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当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仪器的设计、制作。

于是唐孝威就带着自己的仪器跟着地质队,一脚踏进了漫漫群山……

在经过艰苦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孝威等人终于在广西发现了附着在蛋白石、方解石表面的钙铀云母等矿物。在同一岩体的另一处发现了与锡矿伴生的铀矿样本,并且具有相当的丰度。

发现铀矿后,地质队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

【有一次在山沟里寻找的时候,我看见山岗上有一层鲜黄色的岩层,很长很窄的长条。地质队里有经验的人就说,要用探测器来探这里。果然在岩层的这个地方,计数器就“夸夸夸”响了,响得很厉害。大家非常高兴,就是说测量到了放射性。

——唐孝威《核工业“开业之石”是怎么发现的?》】

【有一次在山沟里寻找的时候,我看见山岗上有一层鲜黄色的岩层,很长很窄的长条。地质队里有经验的人就说,要用探测器来探这里。果然在岩层的这个地方,计数器就“夸夸夸”响了,响得很厉害。大家非常高兴,就是说测量到了放射性。

——唐孝威《核工业“开业之石”是怎么发现的?》】

苏联专家拉祖特金也非常兴奋,甚至刮掉了蓄须很久的大胡子表示庆祝。

考察队员们选择了一块品相最好的铀矿石样本带回北京,并请苏联专家组和核工业部部长刘杰同志观看,并做出调查情况汇报。

中国有铀矿的消息迅速报给了总理。

总理在1955年1月14日的日历上,写下了一段待办事项:“下午二时,约李四光、钱三强、刘杰等谈话。”

总理同李四光等人谈完后直接说:“明天主席和其他领导要听取这方面的情况,你们做点准备,简明扼要,可以带点铀矿石和简单仪器做点现场演示。”

1月15日,李四光、钱三强、刘杰等人为中央政治局展示了从广西带回来的这块铀矿石样本。

教员等领袖在看到这块小小的石头后,当场拍板决定,中国要研制自己的核工业。

这块著名的铀矿石也因为它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被核工业人称作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8e126dedd83691e46866ebe951f51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