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迁入漠北地区的室韦要改称“阻卜”?

2024-01-12     古今记实1

原标题:为什么迁入漠北地区的室韦要改称“阻卜”?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描述尽显华夏儿郎的豪迈与不羁。作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疆域辽阔、实力强劲的大一统帝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兴起与变迁的每一步都富有深意。

远古时代,北方草原因为自身的地理环境与地形的差异,导致该地带的气候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基础条件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游牧民族的兴起成为了必然。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蒙古族最早的祖先被称作室韦,属于东胡族的一支。

秦汉末年,由于匈奴的势力越发强大,占据着塞北地区大部分土地,东胡族与鲜卑族、乌桓族等因实力较弱,族人纷纷逃窜,辗转于塞外草原与黄河流域。在这样政治历史背景的作用下,他们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权。

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鲜卑、柔然、契丹等政权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蒙古族先祖室韦人的势力也在此时悄然发展。

隋王朝时期,因为强敌在侧,为了寻求自保室韦各部落只得暂时选择臣服。

唐代,因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上的高度繁荣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室韦被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管理版图之中,而随着发展的需要,室韦大大小小的部落逐渐出现了分化,其中一部分族群往草原地带发展,而另一部分则去往了额尔古纳河附近,也有一小部分由于自身的原因逐渐迁移到草原地带。

时间来到公元12世纪,在历经漫长岁月的发展,在克鲁伦河、肯特山等地发展的室韦人不管是在人口,还是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然华夏大地,自古以来便是纷争不断,政权的更迭不休是那个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唐朝时期,蒙古高原动荡不安的局势将室韦人卷入了纷乱的战争之中,虽有损伤,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部落的进步与发展。室韦的各个部落在唐王朝的管理之下,每年纳贡、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在唐朝的庇护之下保存了自身实力。

辽朝时期,阻卜旗下所拥有的部落之多、实力之强,是当时的辽朝中央政府不容小觑的存在。

道宗时期,为稳定漠北地区的局势,辽朝政府曾与阻卜之间发生过数次鏖战。

对于迁入漠北地区的室韦人为何要改称“阻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室韦族从最开始便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一个联盟,氏族、部落是它的基本构成形态,各个部落的政治、生产及大小事务的操持都由酋长统一管理。

第二,时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阻卜”一名是契丹时期中央政府对于外蒙、内荣锯盟以及草原上浆古语族所有游牧部落的称呼,关于“阻卜”这一称谓最早开始使用并传播的是契丹人、女真人和阻卜人。

9世纪时,随着当时的强势民族回纥政权的瓦解,为室韦人后期扩大势力范围与建立政权提供了历史契机。

又因契丹政权的兴起,使得室韦各个部落或是向西向南迁移,或是被契丹征服,臣服于契丹的统治之下,这也就使得室韦的各个部落需要重新组合,并以新的称号开始活动,所以迁入漠北地区的室韦人改称“阻卜”是动荡时局下的必然产物。

室韦族的各个部落由于游牧民族居多,因而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捕鱼和打猎,后期由于民族间的不断融合,犁耕、酿酒和畜牧业开始慢慢推行,使生产力获得了提高。

又因为室韦各个部落所分布的地区广阔,且每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各不相同,因此各部落所从事的生产劳作也不尽相同。

正因如此,室韦的统称过于广泛,不利于国家政府的管理,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迁入漠北的室韦人改称为“阻卜”,阻卜相较于室韦范围有所局限,且所指相对比较严格单纯一些。

由历史发展可知,辽朝时期为了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中央政府从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政治上,利用政府的威慑力与国家实力,不断征伐,将漠北地区的室韦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经济上,与阻卜各部落都保持着利益往来,主要方式为朝贡,因为阻卜各部落大多是游牧民族,因此所收到的贡品多为马和驼。

而其中,因为各个部落为了生存的迁移,尽管同根同源,但是不少部落已经融入了其他的部落,而且还有一些部落也已经换了名字。

尽管如此,金朝时期中央政府与阻卜各部落之间依然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这对于阻卜各部落的发展以及蒙古高原的整体局势走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政权及国家时局的不断变化,室韦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壮大。辽金时期,阻卜各部落的势力范围已经有所扩大,西面到达阿勒台山,西北地区更是直至谦河、石河,北部到达贝尔加湖,东面势力范围远抵大兴安岭,南面则到达阴山与额济纳河地区,阻卜部落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后来强劲的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的诞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历史上迁入漠北地区的室韦人之所以改称为阻卜,是因为室韦族部落联盟的历史因素、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所引起的改变以及各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结果。

历史之事本就错综复杂,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华夏民族皆由过去的氏族、部落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融合、发展、演化而来。

不管是室韦还是阻卜,变化的只是不同朝代下的部落结构、势力范围与名号,但无法抹去过去民族的精神烙印。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过去先辈的励精图治,才有了如今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盛世局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41c751edb2e57a0b5a928142d923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