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她,吃了一辈子身份的红利

2022-04-07   老叁说娱乐啊

原标题:知否中的她,吃了一辈子身份的红利

排版|柚子心心

找我侃侃:yechenxiwen

俗话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

这位继母对余嫣然非常不喜欢,加上后来自己又生了嫡亲的哥儿、姐儿,对嫣然就更是不理不睬。

继母要防着前任的孩子来抢夺那些本该属于自己儿女的资源、财富,对继女时刻提防也属于人之常情,人性本就禁不起考验。

但余嫣然却一辈子长在了富窝里,这都是因为她是豪门嫡女的缘故。为何这样说呢?

同是软弱可欺的性格,余嫣然却有嫡亲的祖父母庇护。

她自小由祖父母疼爱着长大,自然也没有怎么吃继母的苛待。

嫣然和明兰是闺中密友,她从不以嫡庶论尊卑,可见是个心思善良的孩子。因为和明兰同是没了母亲的人,加上两个人都好女红,所以显得格外亲近。

1

梁家娘子在金明池开办了马球会。

马球起始于唐朝,后来在宋朝盛行。最开始是皇帝为了加强军队的军事训练的一项内容,后逐渐流行于上层富贵人家。

《资治通鉴》中记载:“上好击球,由此,通俗相尚。”

于是马球便在民间传开了,甚至说皇帝还为百姓设立了专门打马球的场所。

至于大家好奇的在宋朝女子也可以打马球吗?

其实女子打马球在唐朝就已经开始,唐朝花蕊夫人曾写到:“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宋朝的宋徽宗,不仅自己喜欢打马球,还热衷于组织马球队。他自己亲自挑选和训练队员,而女子马球队的队长,就是他的贵妃崔修仪。

也正因此,知否中才频频出现马球、捶丸一类的体育活动。

马球会上各家王公贵族、闺阁女儿熙熙攘攘,自然也是男女相看的好时机。

就是在这场马球会上,嫣然开始走入顾庭烨的视野。

马球会上的彩头是一些首饰,其中的一件簪子是嫣然的生母的遗物。

按理说,亡母遗物,必定是好好收着的。可余嫣然愣是给弄丢了。这样弄丢体己的事一定不会在明兰的屋里发生,由此可见,嫣然对家事的管理能力太差了。

嫣然的缺点太明显,她从小受祖母教养,她的祖母因为嫁给老太师,一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也有点不谙世事。

虽为嫡女,有着祖母、祖父的垂爱,可总是感慨,没了妈,就是没了爹。字里行间有一种哀怨,

相比于曼娘的争取,嫣然才是一个柔弱不能自理的人。

魏行首说了:“余大姑娘绣品一绝、脾气又好,无论谁去求教,都肯细心传授,即便是我们这样的人,设局宴请,她也从未拒过。”正是因为这句话,顾庭烨打算求去嫣然。

顾庭烨求取余嫣然,看上去是因为听说她脾气好,既然能和魏行首这样的人说话,那么作为大娘子,自然能容忍曼娘这样戏子出身的外室。实则是因为她是余家嫡出的大姑娘,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尊贵的身份。

顾庭烨年少轻狂,做出许多风流韵事,到了求亲的年纪,一直没有门当户对的高门贵女想要嫁给他,即使他让老侯爷去帮他说亲,也无果。于是老侯爷便想着向下求,找了小门户的人家。

结果顾庭烨不肯,去人家家里大闹,甚至不惜奚落对方,最终婚事做罢。

但他自己从小被侯府里娇惯着长大,他也已经习惯了别人金尊玉贵的对他,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身份尊贵,看不上那些小门户,受阶级门第影响至深。

这也是为什么脾气秉性都不如姐姐的嫣红要嫁过来,顾廷烨也愿意以三倍的嫁妆促成婚事的缘由。

顾廷烨看重的是高门贵女的身份,嫣然的好性子只是附属品。如果是贵女,性子好点能容忍曼娘最好,如果性子不好,曼娘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软弱是别人的缺点,但却可以是高门嫡女的优点。

有点像美丽而不自恃,有才而不傲慢一样,但这优点仅仅是对于高门嫡女的余嫣然的。

2

倘若元若、长柏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从小生长环境过于顺遂,并不晓得人世间的险恶。

而顾二从小在大宅门里见惯了跟红顶白、捧高踩低,他还能说出这样单纯的话来,

要么是宅门里的斗争没伤到他,要么就是曼娘的利益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顾庭烨来说,显然不是前者。

曼娘对余家的打听和提防担心,并不难理解。对于一个即将成为自己主母的人,担心将来被对方所不容,被对方嫌弃,属于人之常情。在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孙秀才一家,能将外室接入家中,世家大族招揽外室就更不可能了。

可惜,她不是琉璃夫人,顾庭烨也不是高谭。

顾庭烨可以养尊处优地养着曼娘、愿意给她名分、愿意用昂贵的嫁妆找个温柔软弱的高门贵女不欺负曼娘,但也仅限于此了。

说到底,顾庭烨并没有多么看中曼娘,对曼娘也并没有什么感情,只是一份桃花运过后的责任使然。没有爱的婚姻里,能有多少包容和原谅呢!

那些以美貌自恃,企图攀附高门的姑娘们,到底能否意识到这点呢?

曼娘当然不是柔弱不能自理,这个词我觉得送给嫣然比较合适。

刚听说顾庭烨求亲,便哭着来找明兰。明兰是用李娘子镇守娘子关的故事劝诫她,并且将自己的受惠于顾庭烨的事告诉了她。

而她一直纠结于自己嫡女的身份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甚至为此有些自卑。她曾对自己说过,自己本是嫡女,但现在却成了拖油瓶,弄得父亲同祖父生气、祖母长吁短叹,觉得是自己害的家宅不宁。

把所有的不好都归咎于自己,并以此对否定自己,嫣然不易,但这样的性格却要不得。一味地为了家人忍气吞声,自己不开心,最终家里人也会跟着不开心。

曼娘在自己家门口,大喊大叫,别说古代,就是放到现在,有个长得花一样的女人,在自家门前,大喊让你成全人家和自己刚相亲还没有确立关系的男朋友,这事也挺狗血的。别说那时候会给你传出什么流言蜚语来,就是放到现在,周围八卦的人,唾沫星子也能叫你身败名裂。

嫣然,自己还是官员的家眷。但她就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门口,或者是对此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处理,只能任由对方将屎盆子扣到自己头上。

嫣然的家庭地位高于明兰家、嫣然的身份也高于明兰。家里奴仆家丁少说几十,多则上百人,这几十号人愣是没有一个人将她撵走,或者要将其绑进来。

曼娘大闹太师府,撵又撵不走,叫又叫不进来。嫣然祖母气得吐了血,晕了过去。而嫣然束手无策,只说要到山上当姑子去。

最终,曼娘被带进来后,说的凄楚无比,只是让嫣然吃了自己的敬茶,嫣然竟毫无还击之力。

后来还是明来出头,替嫣然解了围。

以明兰的心智以及自家哥哥同顾二的交情,顾二的事,她自然是多少听过一些,只是这些事上不得台面,明兰从来没有说起过。

曼娘最介意的是自己的身份,明兰就从她的身份问起,先问了兄长再问了她的底细。每个问题都让曼娘的气势减一层。

杀人诛心,明兰直接说到了点子上。

最终又指出曼娘这是让嫣然陷入不孝不义的地步。

这样的家庭生活,无情无爱,内无支撑、外有强敌。自己还没有招架之力,恐怕最终也只能是香消玉殒。

3

在曼娘大闹太师府一事上,我们也能看出来明兰的以往的软弱是装出来的,她与母亲的教导背道而驰的。在嫣然的事上,在淑兰合离的事上,在曹家表妹的事上,明兰都是采取主动出击、解决问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处事风格。

所以嫣然这样的人一生顺遂靠的是运气,而明兰靠的是自己的格局、实力。

经过曼娘一事,顾家与余家的婚事作罢。嫣然跟随祖父母回归故里,嫁给了大理段家后裔。一生顺遂无忧。

明兰几经辗转,没想到当年处置曼娘,却是为自己处理了一段乱七八糟的人情世故。最终,自己最后却成了顾家的媳妇。一是命运弄人,二是顾二的算计。

嫣然,过得顺遂,是因为自己是豪门嫡女的身份、祖母祖父的照顾。她的人生遭遇,换到任何一个普通女子的身上,都将是万劫不复。即便是尊贵的豪门嫡女也不见得能有她的好运。

可见,

身份高贵并不能保护我们一生无忧。这一生能保护我们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