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儿子睡觉前爱听妈妈读故事,一个故事能够听很多天,而我从来没有给他讲或者读过故事。
一天,我想这样一直玩下去也不是办法,应该学点文化知识。
我就喊他:“过来,爸爸给你读故事。”
他直接拒绝了,说:“不听不听,爸爸陪我玩玩具吧。”
我想了想,说:“来,咱们玩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吧。”
说着就扯着他的手,从卧室里走向阳台的沙发上。
边走边说:“猫爸爸和小猫去河边钓鱼。来到河边(沙发边),猫爸爸和小猫坐了下来开始钓鱼(我右里拿着一根小棍子,地上随便放个毛绒玩具或者其他东西)。”
左手随便拿一个东西来回晃动说:“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起来去抓蝴蝶(让儿子去抓,抓不到),蝴蝶飞走了,小猫没有抓到,回来后看到猫爸爸钓起一条大鱼。”
再重复一次说蜻蜓飞来了,过程一样。
玩了两三次,他就非要抓到蝴蝶和蜻蜓了,不然就哭起来了。
但是终归是把这个故事讲完和表演完了。
后来,参考这个故事游戏,我又和他边读边玩,完成了《藏西瓜》这个绘本。
这个故事的情节是小猴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西瓜,后来又被狐狸、小熊等人看到了,三个人都说是自己先发现的,后来约定把西瓜放在这里,大家记下位置,第二天再来取。
我先读一遍,然后就开始模拟游戏。他听得很认真(不听就不陪他玩游戏)。
玩游戏时,儿子喜欢听我数数字起床“抢西瓜”,而且都是他抢到。抢到后他再给其他小动物吃一口。
当然,里面的西瓜和小动物是由皮球和毛绒玩具代替的。
在玩的过程中,我穿插让孩子和自己比赛,比赛给这几个小动物读故事,看看小动物们说谁读得好(当然,最后都是小动物们说儿子读的好。)
或许,有的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独立阅读了,但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不能静下心来听故事。
人有与生俱来的求胜心,儿童更是如此。把故事转化成比赛游戏,既可以增加亲子互动,也可以让孩子多少学到一些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