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汗王宫
充满异域风情的
故事中国南疆公益之旅
莎车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达瓦昆沙漠包围,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汉朝时期便已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冲,南来北往的商人都在这里歇脚,玄奘取经东归时,也曾途经此地讲经。
莎车·叶尔羌汗王宫
叶尔羌汗王宫
莎车位于塔克拉玛干和达瓦昆大戈壁之间,因此叶尔羌汗王宫常被称沙漠中的宫殿。宫殿其实不是很大,但无比精致,以蓝、黄两种颜色为主,看起来很是别致。图案的对称,花纹也规律排序,让人有一种进入到万花筒可以千变万化的世界。庭院、屋顶、走廊、墙壁、颜色,无不透着一股别样的异域格调。
莎车是西域36国之一,古称叶尔羌汗国,还曾一度当过统领其他小国的首领,不过王宫早已损毁,现在高大雄伟的王宫是后建的,基本变成了一个影视城,倒也颇具异域风情,王宫还是气势恢宏的,横看侧看都好看。
叶尔羌汗王陵
叶尔羌汗王陵
这个是真的历史遗存,不是王宫的翻新建筑。一进去首先是莎车最富盛名的阿曼尼沙汗的王陵。阿曼尼莎汗生于1526年,卒于1560年,阿不都热西提之妃。十五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陵墓与清真寺连为一体。陵高22米,陵墓修建在一座2米高,10米宽,10米长的正方形基坐上,陵顶为园塔状,在陵室内,墙上镶有"木卡姆"十二套曲名。阿曼尼莎汗纪念陵构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
阿曼尼莎汗从小就对诗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她拜访社会艺人、诗人和民间歌手,整理创编出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间音乐成为科学、系统、严谨的曲目。
她整理木卡姆的宏愿,得到苏丹的鼎力支持,在宫廷乐官喀迪尔汗的协助下,他们邀集了一些有名望的木卡姆乐师云集宫中,对木卡姆展开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规范工作,使维吾尔族木卡姆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疆维吾尔族在10世纪信仰伊斯兰教后,维吾尔族木卡姆传入了西方,阿拉伯音乐、波斯音乐也进入了新疆维吾尔地区,到了16世纪,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相当杂乱。阿曼尼莎汗根据维吾尔族木卡姆的民族调式特点,删除、整理成规范化的十二套木卡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