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蒜防癌、杀幽门螺旋杆菌?营养科:哪些是真的“防癌菜”,看完赶紧转给家人!

2023-07-15     四川名医

原标题:吃蒜防癌、杀幽门螺旋杆菌?营养科:哪些是真的“防癌菜”,看完赶紧转给家人!

要说大蒜,算得上“食物届的哪吒”,

时不时就能在养生的朋友圈里翻江倒海

除了是多种食物的灵魂搭配伙伴

还是很多人眼中的神奇食物:

能消炎、杀菌又防癌杀菌...

据新闻报道,63岁的大爷一直有 胃痛的毛病,近年来症状越来越明显,检查后显示有 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医生给大爷开了两周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并叮嘱吃完后还要继续服药,并在吃药结束后再次复查胃镜。

可老人觉得吃西药伤身子,副作用大,就没怎么好好吃药,一直生吃大蒜“治疗”。

这样过了三个月,大爷突然 剧烈胃疼了好多天,难以忍受后去做了检查,医生发现他 幽门螺旋杆菌仍然阳性,但胃窦部的溃疡已经发展为 早期胃癌。

不是说大蒜可以杀菌抗肿瘤的吗?怎么吃了大蒜,没有起到效果呢?

今天小康妹就请来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周让,来说说大蒜和幽门螺旋杆菌、癌症的那些事儿。

好消息:大蒜素真有功效!

坏消息:大蒜素≠大蒜

“大蒜能防癌”的说法与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大蒜素的深入研究有关系。

“大蒜素”是一种硫代亚磺酸酯,是大蒜中一种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具有消炎、降血压、防癌、抗病毒等功效,对包含引发胃癌的 幽门螺杆菌在内的多种杆菌 有抑制作用

但“大蒜素”的抑制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经临床数据统计 ,细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一周,真菌性感染者需服大蒜素药四周才会有效。

最关键的是,“大蒜”和“大蒜素”并不能划等号。

一个完整大蒜中的大蒜素含量极低,在 煮沸 5 分钟以上就会完全分解。将生大蒜切碎后放置空气中 15 分钟,大蒜中的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与氧气结合可产生 极少量的大蒜素。

每天炒菜那点大蒜含有的大蒜素含量极少,跟研究用的大蒜素剂量根本没法比,也就起不到明确的医用效果。

想达到杀菌的作用

你得每天坐在蒜山里一直吃

别人家里囤矿,你家里囤蒜

那得臭成啥样?

而且大蒜素这种物质本身并不稳定,当其进入身体之后,会迅速降解为其他化合物, 很难直接发挥作用。

此外,像 西蓝花、秋葵、葱等“防癌明星菜”热度也很高,周让医生顺带一并辟谣:

指望只吃一两种神奇的“癌症克星”来防癌,完全不现实。

食物不能代替药物,别想着多吃就能发挥特殊功效了,吃多了反而对健康不利。

那么,真正预防癌症方法是什么呢?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要戒烟、不喝酒

遵循膳食中食物多样化的原则

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增加全谷物和蔬菜的摄入

......

葱蒜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即便大蒜去掉虚假的“养生”光环

依然不会少热爱它的人

毕竟“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那大蒜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周让医生建议大蒜的特殊风味主要来源于大蒜素,生吃更好品尝这种味道。

大蒜产生大蒜素的量与组织受损的程度、参与反应的氧气量、反应持续的时间有关。即大蒜切的越碎、放到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注意避免时间过长使大蒜失去水分而终止反应)产生的大蒜素就会越多。

所以 蒜末、蒜泥比蒜片最有利于大蒜素的合成。

普通人建议每天2-3瓣

不过这4类人建议少吃

建议:健康人群每天吃2-3瓣蒜就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大蒜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以下这些人群不宜食用过多大蒜:

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胃肠道疾病人群。由于大蒜会刺激胃酸分泌,对有胃肠道溃疡的人来说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可能还会加重溃疡病情。

腹泻患者。此时食用大蒜,则会更加刺激肠壁,导致腹泻更加严重。

眼病患者。眼病忌辛辣,因此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等眼病的人要注意。

过敏人群。大蒜中的一些物质有可能会致敏,导致红肿、皮疹、过敏性腹泻、呼吸道哮喘。因此,这类人群不宜食用。

吃完蒜,嘴嗙臭!咋办?

大蒜的味道太有穿透力,曾经有相关机构研究发现, 吃完蒜后的臭味会伴随呼吸持续24小时。

不仅仅口中散发味道,更要命的是它里面含有的烯丙基甲基硫醚进入到血液中,通过皮肤毛孔渗出气味,会让人的 汗水也散发出一股味道。

吃过生蒜的人都可以算是一颗“社交炸弹”吧。

很多人会用漱口、刷牙、吃口香糖的方法,但很遗憾,这些方法只能去除口腔里的异味,治标不治本。想要有效地防止自己连呼吸都是臭的,就要想办法解决胃里的产物。

总结了中外学者的研究,以下都被认为是除蒜臭小能手:

苹果、薄荷、生菜、牛奶

山楂、绿茶、甘草、金银花

对了,两则温馨提示:

1)以上方法只在吃蒜前/时/后(立刻执行)有效。

如果你吃完蒜,过了很久才采取措施,臭味分子已经进入血液,效果也就不大了。

2)如果吃了蒜味比较浓郁的食物,就少喝一些带气的饮料吧~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打个嗝你就全明白了。

最后希望大家能在

吃凉皮、凉面、饺子、蒜蓉小龙虾的路上

口气清新,不再难堪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中国注册营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擅长消瘦、营养不良的营养干预,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痛风、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营养管理,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指导以及各系统疾病的营养诊疗。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成都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

编辑 | 鱼鱼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384619d304c6ba8168a3d876d3ba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