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开讲了》看到了这个话题“孩子被打后,该不该打回去?家长”
很多家长说:当然要打回去,不能吃亏!
但是,你让一个被打了的孩子打回去,他能打的赢吗?
也有的家长认为:不应该从小让孩子就接触暴力,理智沟通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虽然“打回去”能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但是也不要盲目使用,比如明知道打不赢会吃亏的话,就不要硬碰硬了。
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是这样的,如果他第一次欺负你,你就还手了,他就知道你不好欺负,能减少被欺负的概率,如果他第一次欺负你,你不还手,他就会觉得你好欺负很好玩,被欺负的概率就会增加。
所以我们要预防两个问题,一个是告诉孩子不要主动去欺负别人,另一个是告诉孩子不要被别人欺负。就是所谓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容忍。没事我也不找事,有事我也不怕事
没有标准
1、 孩子的冲突,父母别过多干涉
让孩子自己解决,很多时候只是一些小矛盾,两个人解决好之后依然是最好的朋友。如果真的发生比较严重的“欺凌”事件,家长就要介入了。
2 、不用担心孩子总吃亏
3、 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负了,首先可以大声地用语言震慑对方,比如:你再推我,我就要生气了!如果对方还是动手,你可以适当地还击;最后,一定记住打不过就跑,保护自己最重要。
孩子们一起玩闹,矛盾是难免的。简单地一句“打回去”,只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以暴制暴的意识,更好的应该是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有效顺畅地与人沟通。
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告诉家长 。 家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信任的港湾,不管事情的结果如何,做父母的都会去安慰和包容,让孩子敢于把担忧和恐惧表达出来,从而更好的帮助孩子。
也许有时候孩子不敢告诉家长,做爸妈的要细心点,发现孩子的不对劲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拒绝暴力,反对侵害,关注儿童健康成长。